批准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中共广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主管单位:广东省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关注我们
调查服务号
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热点资讯 > 广东要闻 > 改革应敢于并善于“摘刺”
改革应敢于并善于“摘刺”

2012-9-26 来源:南方日报网络版

  日前,广州市委十届三次全会闭幕,会议通过了广州市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1+15”文件,划定了广州市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总路线图,明确了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这一总目标。全会召开前夕,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指出,要全市上下在贯彻落实“1+15”政策文件的实际行动和成效上比高低、论输赢、定成败、数英雄,把新型城市化发展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他还提出,“只摘花不摘刺,是从政为官者之耻。”
  “摘花”是容易的,是为官者获取政绩之捷径也。前人种下了树,后来者摘了果实,“水到渠成”。问题是这样的“水到渠成”仅仅是锦上添花,是坐享其成,算不了什么本事。和“摘花”比起来,“摘刺”就要困难得多。刺不容易摘,摘不好就会被刺伤,乃至中点刺毒什么的。但是,刺如果不摘掉,等其形成气候,成了“刺林”,花也就没有了。对于官员来说,“摘刺”实际上就是要啃硬骨头,要攻坚克难,要突破那些长期以来形成的困难。
  近年来伴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既得利益格局日益坐大,新一轮的改革遭遇到了巨大阻碍,再不进行存量改革,再不从既得利益格局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改革将难免被异化。事实上,部分地区由于对改革的认识不到位、对改革所遭遇的困难估计不到位、对推动改革的决心不到位,已经出现了一些被异化的现象。例如改革被部门利益所操纵,虽然打着改革的旗号却出台违背公共利益的政策文件,使改革被“圈子化”、“部门化”,夹带了利益私货,这些都是“只摘花不摘刺”的恶果。
  怎么办?必须鼓励从政者敢于“摘刺”、善于“摘刺”。首先是要“敢”,不敢去“摘刺”,说再多豪言壮语也没用,一万句改革口号抵不上一次“摘刺”的改革行动。什么改革没有困难,什么改革不会遭遇指指点点乃至被泼污水?上世纪80年代,改革曾经遭遇“极左”迷雾的重重阻击,但是,邓小平等改革先贤没有放弃、没有倦怠、没有退缩,而是直面困难,凭着“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去推动改革。更为可贵的是,他们不仅敢于“摘刺”,更善于“摘刺”,这些改革前辈们充分发挥政治智慧,创造了“遇到红灯绕着走,遇到黄灯闯着走,遇到绿灯抢着走”的“灯论”,以及善打“擦边球”的“球论”等种种改革思想。
  改革又分顶层设计和基层设计。对于广大的基层党政干部来说,在工作中也应具备改革胆略,因为基层工作中面临的“刺”不少,所谓“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一定有很多困难。但是,正是因为身处基层,基层干部才更了解从哪里着手可以解决眼前所面对的问题,哪里有刺,怎样才能摘掉,谁可以摘掉。搞改革,不能仅仅只看上级的“脸色”亦步亦趋,还得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方针。这就需要基层党政干部也能成为改革者。一个好的顶层设计,也许可以依靠天才般的智慧制定出来,但更多的是依靠基层设计的大胆试验,通过对各种实际“摘刺”方法的总结,形成顶层设计方面的较优“摘刺”方案。
  对于“摘刺者”,社会应给予鼓掌、激励。“摘刺”从来都是有风险的,或许可以成功,或许会面临失败。在“摘刺者”成功的时候我们应给予掌声,在他们失败的时候我们更应给予宽容和鼓励。


http://www.gdsqzx.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