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补养老金缺口 国企与政府须担重任
2012-10-22 来源:南方都市报
养老金缺口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日前做客人民网时提及,对于如何弥补养老金缺口,有两条基本出路:一是增加个人缴费,把个人账户做实;另一个是增加战略储备金。而此前多方热议的延迟退休方案并没有被列入其中。
养老金缺口是否存在曾一度是舆论争议的焦点,直至全国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与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相继承认养老金确实存在巨大缺口,这个问题才终于有了权威的答案。尽管具体数字说法不一,但目前中国人口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仅占总人口的9%左右,官方数据显示已有13个省的养老基金收不抵支。而我国的潜在支持比(Potential Support R atio,即劳动年龄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率)持续下降,未来老龄化进程将不断加快,未来的养老保险持续性地面临严峻挑战,必须抓紧时间弥补缺口。
要弥补缺口,最直接的问题则是资金来源。按照何平的第一种说法,增加个人缴费,即由民众承担弥补养老金缺口的责任。乍看之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似乎没有问题,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却会发现,这样不仅会导致更大不公影响社会福利,亦会间接影响经济发展。
上一个月,“中国社保缴费全球最高”的说法引起全民热议。实际上,我国的社保缴费水平并非全球最高,但确实处于较高水平,例如,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对148个国家的统计,我国养老保险雇主缴费率为20%,排在第21位。缴费水平高亦无妨,若是养老保障水平相当,等同于为民众省下开支,对收入分配进行了调节。然而,我国的养老保障水平仍然较低,无法与个人缴费水平相匹配。若此时再增加个人缴费,将加大社会保障中的不公平,进一步拉开缴费水平和保障水平之间的差距,更削减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不仅令社会福利减低,亦将限制消费以及经济的发展。
况且,养老金本身是存在历史欠账的。我国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个人在工作期间无须缴纳任何费用的现收现付制,达到退休年龄的国有企业职工都有资格领取由财政拨付的退休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才从1998年真正开始了养老金体系改革,有了个人账户和养老保险。但由于此前未有企业和个人缴纳社保费用,改革时资金未被足额补齐,但改革后国企人员退休金亦由社保系统发放,即导致了社保系统为历史欠账买单的现象,养老金缺口亦与此相关。目前已是由缴费人为历史欠账买单,若要再从缴费人身上割肉显然不合理。既然增加个人缴费将增大社会不公、限制社会经济发展,那么另一条增加战略储备金的路是否行得通?
何平在此次访谈中表示,战略储备金目前已接近1万亿,不必太担心寅吃卯粮的问题,但1万亿的数字与中国的老龄化速度相比,无法支撑未来养老需求。由于历史欠账大部分来自于国企,所以近年来有不少学者提出用国企分红支持社保的观点。确实,国企应为此负起责任,目前国企红利多是停留在取之自身用之自身的状态,2011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中,有40亿元被调入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但国资委早前公布的央企2011年净利润是9173亿元,前者所占比重仅为0.4%。当然,即使国企红利用于弥补养老金缺口,依然是杯水车薪,主要部分仍需财政支持。我国目前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仅占财政支出的12%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30%-50%的比例,甚至部分中等收入国家的同一比例亦达20%以上。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是弥补养老金缺口的重要一步,中央亦多次强调将加强对民生保障的投入。
养老金历史欠账与政府投入不足造成的负担,当下已是由缴费人承担,实在不宜再增加个人缴费创造更大不公。国企与政府对养老金缺口的产生责无旁贷,均应负起责任,正如日前温家宝总理所言,“政府宁可少上项目,也要确保对养老投入”。
【www.gdsqzx.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