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商业贿赂 企业利润上升6%
2012-10-22 来源:南方都市报
打击商业贿赂,是“三打”专项工作中的重点工作之一。三打两建办数据显示,截至6月26日,广东全省查处商业贿赂案件3000多件、2700多人,涉案单位800多个,其中国家工作人员1300多名,涉及厅级干部28人,处级干部129人,查处充当“保护伞”人员228人。为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省委、省政府推出《广东省市场竞争秩序监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选取珠海、惠州、湛江、顺德为试点地区。在“两建”期间,广东省将推出商业受贿监督及考核等新机制,还将从行政执法和司法相衔接方面做出创新尝试。
商业贿赂使企业成本增加5%-10%
本来一元钱的电子原材料,因为供应商和采购商的勾结,报价就变成了两元,商业贿赂为企业增加了一元的“灰色成本”。东莞雷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元源对此深有感触,今年“三打两建”,雷洋公司查出了一批企业蛀虫,挽回经济损失几百万元。
雷洋是东莞一家生产电子消费品的民营企业,需要采购各种电子原材料产品。“现在供应商会‘培养’企业的采购员,暗中操作,提高产品报价。”杜元源介绍,业内一直存在商业贿赂,致使灰色成本高达5%-10%。“借助三打,公安人员对采购人员侦查发现,几乎每个人都存在巨大受贿问题,每人涉及的现金十几万、几十万,有的还涉及房产。”清除驻虫后,今年下半年以来,企业成本明显降低了,利润上升了6%左右。杜元源希望,三打之后,能建立起长效机制抑制打击商业贿赂行为。
贿赂手段变得更加隐蔽和复杂
通过梳理8年来网上公布的商业贿赂案件,南都记者发现大多涉及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和金融投资等六大领域(近年来,伴随外来工子女上学难等问题,发生在教育领域的受贿案件也有增多趋势)。其中,医疗系统案件数量居首位。今年“三打”期间各地医疗受贿案频发,比如深圳市中医院原党委书记侯某中涉嫌受贿案件,广州多家医院医务人员涉案被查处。业内权威人士介绍,现在贿赂手段变得更加隐蔽和复杂,比如返利、回扣的传统方式虽然仍在继续,但由于高风险、做账难,很多企业逐渐转向学术会议、讲课、学术调查等手段。
广东省近年已逐步加大对商业贿赂的打击力度,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防止受贿的方法手段。去年年底,广东首次部署全省开展治理收送“红包”问题专项工作。据省纪检监察部门统计,近两年,全省立案查处商业贿赂案2604件,涉案金额11.2亿元,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99人,其中厅级干部16人,县处级干部87人。“三打”期间,国家公务人员受贿案件立案数量同比增加近5成。
“目前法律法规比较健全,都有法可依,主要是执法力度问题。”多名政法部门工作人员表示,部门自查能力一直是软肋。“检察院立案侦查的五起医疗部门负责人受贿案中,没一起是医院纪检监察部门自己发现的。”
企业上了贿赂黑名单 再难进入交易领域
为此,“两建”期间,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市场竞争秩序监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其中包括治理商业贿赂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比如,广东省将在试点单位建立完善治理商业贿赂监督制约机制,探索建立黑名单制度,将涉及商业贿赂的企业和个人列入黑名单内。
南都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这一方法自2006年起便在广东省少数城市的医疗系统开始试行。但这一次,列入黑名单的范围除了包括医疗卫生外,还包括工程建设、政府采购、招投标等市场交易领域。在这一制度上,还将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工作制度,加快建设打击侵权假冒领域“两法衔接”平台。
GDSQZX.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