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向宏:偏颇的“中国资本外逃”论
2012-10-22 来源:南方都市报
吴向宏:
几天前《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登载了一篇文章,称“中国上演资本外逃”。劈头第一句就断言“中国曾经吸引世界资金涌入,现在却眼睁睁地看着资金流出”。文章称,截至今年9月的前12个月,约2250亿美元的资金流出中国,相当于去年全国经济产值的3%左右。此后,该文更引用一些专家的观点,刻意把上述情况和拉美、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期的大规模资本外逃相提并论,其渲染气氛的笔法,跃然纸上。
尽管这篇文章说的现象的确存在,但其对总体形势的判断和预言却谬以千里。我在以往文章中曾多次阐述一个原则:金融上,一个迟来的正确观点,往往就是完全错误的观点。在最高点追入,在最低点割肉,金融操作的绝大多数错误,都源于此种“迟来的正确”。我以为,《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此文恰是“迟来的正确”的一个典型例子。
对人民币贬值和资金外流的可能性,不少人提出过预测。不过,比较靠谱的预测者应该是能够提前6-12个月时间指出这种可能,太早或太迟的预测都不能称为精确。我本人第一次转多为空,预言人民币贬值和资金可能外流。是在2011年的3月。当时我发表文章,认为“如果利率不动,2011年消费品(以及劳动力)很可能出现一个明显的补涨现象。反过来,这就会使得人民币(在贸易领域)……对美元升值的空间将进一步减小,而趋近于平衡。”这种趋势慢慢会诱发资金外流现象,而反过来推动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下跌。正如我所预言的,2011年下半年开始,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悄然转变。资金外流,外汇储备开始下降。事实上,2012年5月直到最近的将近半年时间里,人民币兑美元是一直在贬值的。
作为一家以金融报道起家的全球知名大报,旗下人才济济,《华尔街日报》完全有能力及早观察到人民币贬值和中国资金外流的可能性,至少不应该比我预言的差吧?迟至目前才忽然地理大发现似的提醒人们注意“资本外逃”,实在是来得太迟的一个马后炮了。
而更糟糕的是:这个马后炮是一发空炮。因为种种迹象表明,所谓资本外逃现象并未形成趋势,至少在目前还没有形成为趋势。尤其上个月,美国出台了第三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简称Q E3)之后,短期内对美元币值造成下降压力,非美元货币包括人民币在内纷纷升值。在相当程度上,这已经遏制了人民币贬值和资金外流的趋势。由于Q E3是美国政府为美元供应开出的一张无限期空白支票,所以,未来6- 12个月,美元供应将保持宽松。此期间,监管层更应当担心的是美元资金大量涌入中国造成资产价格上升的压力,而不是什么资本外逃。《华尔街日报》在这个资金流向的转折点上却着力渲染“资本外逃”,我不想说这是什么阴谋,但至少这对一家以金融报道起家的国际知名媒体来说,是罕见的水准失常。
从中长期来看,中国需不需要关心资金外逃和人民币可能大规模贬值的问题?当然需要关心。但即使是从预防中长期金融危机的角度看,过分渲染“资本外逃”也是偏颇的。事实上,我个人认为,适当加快中国资本向境外的流出,反而有助于改善我们的国民账户,对预防中长期金融危机是有益的。限于篇幅,这个观点就先不展开了。
【www.gdsqzx.com.cn】
几天前《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登载了一篇文章,称“中国上演资本外逃”。劈头第一句就断言“中国曾经吸引世界资金涌入,现在却眼睁睁地看着资金流出”。文章称,截至今年9月的前12个月,约2250亿美元的资金流出中国,相当于去年全国经济产值的3%左右。此后,该文更引用一些专家的观点,刻意把上述情况和拉美、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期的大规模资本外逃相提并论,其渲染气氛的笔法,跃然纸上。
尽管这篇文章说的现象的确存在,但其对总体形势的判断和预言却谬以千里。我在以往文章中曾多次阐述一个原则:金融上,一个迟来的正确观点,往往就是完全错误的观点。在最高点追入,在最低点割肉,金融操作的绝大多数错误,都源于此种“迟来的正确”。我以为,《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此文恰是“迟来的正确”的一个典型例子。
对人民币贬值和资金外流的可能性,不少人提出过预测。不过,比较靠谱的预测者应该是能够提前6-12个月时间指出这种可能,太早或太迟的预测都不能称为精确。我本人第一次转多为空,预言人民币贬值和资金可能外流。是在2011年的3月。当时我发表文章,认为“如果利率不动,2011年消费品(以及劳动力)很可能出现一个明显的补涨现象。反过来,这就会使得人民币(在贸易领域)……对美元升值的空间将进一步减小,而趋近于平衡。”这种趋势慢慢会诱发资金外流现象,而反过来推动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下跌。正如我所预言的,2011年下半年开始,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悄然转变。资金外流,外汇储备开始下降。事实上,2012年5月直到最近的将近半年时间里,人民币兑美元是一直在贬值的。
作为一家以金融报道起家的全球知名大报,旗下人才济济,《华尔街日报》完全有能力及早观察到人民币贬值和中国资金外流的可能性,至少不应该比我预言的差吧?迟至目前才忽然地理大发现似的提醒人们注意“资本外逃”,实在是来得太迟的一个马后炮了。
而更糟糕的是:这个马后炮是一发空炮。因为种种迹象表明,所谓资本外逃现象并未形成趋势,至少在目前还没有形成为趋势。尤其上个月,美国出台了第三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简称Q E3)之后,短期内对美元币值造成下降压力,非美元货币包括人民币在内纷纷升值。在相当程度上,这已经遏制了人民币贬值和资金外流的趋势。由于Q E3是美国政府为美元供应开出的一张无限期空白支票,所以,未来6- 12个月,美元供应将保持宽松。此期间,监管层更应当担心的是美元资金大量涌入中国造成资产价格上升的压力,而不是什么资本外逃。《华尔街日报》在这个资金流向的转折点上却着力渲染“资本外逃”,我不想说这是什么阴谋,但至少这对一家以金融报道起家的国际知名媒体来说,是罕见的水准失常。
从中长期来看,中国需不需要关心资金外逃和人民币可能大规模贬值的问题?当然需要关心。但即使是从预防中长期金融危机的角度看,过分渲染“资本外逃”也是偏颇的。事实上,我个人认为,适当加快中国资本向境外的流出,反而有助于改善我们的国民账户,对预防中长期金融危机是有益的。限于篇幅,这个观点就先不展开了。
【www.gdsqzx.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