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友兴: 中国外交的再造
2012-11-13 来源:联合早报网
让外交进入权力核心层
中国外交再造工程的第一步,就是让外交进入中国政治权力核心层。
中国已经不再会出现如毛泽东时代的周恩来、陈毅、乔冠华这样魅力型的外交家了。现在的外交官,更多的是职业型、事务型的,这是一个职业化的外交时代。而外交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日趋增加是显而易见的。有鉴于这种变化,要改变中国外交在世人眼中弱者的形象,要真正发挥出外交的作用,展现出大国外交的风采,就要树立起强势外交,而强势外交的树立首要的是提升外交部在中国政治权力圈的地位,让其成为中国政府中最为重要的政府部门之一。
但是,中国的政治结构从根本上说,还是以关注内政为主,国内事务向来是第一位,外交虽然称之为重要的,相比内政中的政法、宣传、组织人事等各项工作,外交还是一个非核心的工作,在实际的权力分配上依然是次要的。如果要改变在目前政治体系之下这种非核心的局面,外交部及其党内主管外交事务的官员应该在中共党中央的政治局占据重要的位置乃至在政治局常委中都应有一席之地。提升外交部的权力地位,这决不是说,国内事务不重要,而是要改变思想,在全球化时代里,国内与国外、中国与世界、内政与外交实际上难以区分的,而且处理国际事务已经成为解决国内事务的一个重要前提或题中应有之义。一个强势的外交部才能建立起强势的外交,树立起真正的大国的外交风采。也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以往那种被动的外交,转而树起中国的积极外交之姿态。
凝练外交的核心理念
中国外交再造工程的第二步,就是重新凝练其核心理念。
中国要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要赢得第三世界国家的信任与支持,当然须要融入国际社会,说“世界语”,即要认可世界普遍认可的理念取向与价值观,如和平、正义、公平、民主、人权、自由、平等。这是没得选择的。那么,中国的外交到底需要秉持怎么的理念?其核心理念应该是什么?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苏美两国的“冷战”的结束,中国一直认为“和平与发展”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因此“和平”就成为中国外交三十多年来的核心“理念”。中共理论家郑必坚先生2005年11月22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发表了著名的“三和理论”:“现在中国共产党奉行的内政外交的核心理念就是:对外谋求和平,对内谋求和谐,对台海局势谋求和解”。
“和平与发展”当然没有错,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之所以有如此快的经济发展与大的建设成就,显然得益于“冷战”结束后这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当然,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人们看到中国外交政策的些许变化:“走和平发展、独立自主的道路始终是我国外交奉行的准则,是我国在处理对外关系上的必然选择。而推动构建和谐世界,与世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则是我国外交致力于发展的目标,这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密不可分的联系。”不难看出,“和平、和谐、共赢”是中共十七大后中国外交的三大新理念。但是,和谐外交,建设和谐世界,这是中国外交的长远目标,实际上还属于理想主义的范畴,不能以理想与长远目标来指导现实的、当下的外交政策。
无论“韬光养晦”还是“和谐外交”,事实上没有清楚地看到国际政治的现实。外交是现实主义的,理想主义是可爱的,但不起作用。“对外谋求和平”不可能成为中国也不可能成为任何一个正常国家的外交核心理念。中国外交应该屏弃理想主义式的理念,回到现实的基本面来。中国外交理念的构建,当围绕国家利益、安全而进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确保国家的安全。中国的和平外交应该是有前提的,那就是美日等国家要尊重中国国家的核心利益、尊重中国主权和确保中国的国家安全。而合作是达成国家利益、安全,维系国际秩序的基本途径。事实上,有些中国外交官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例如,2007年2月11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在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以合作求安全是中国安全政策的核心理念。因此,未来中国外交当确立“国家利益安全与合作”这样的理念。
http://www.gdsqzx.com.cn
共2页 1 [2]
中国外交再造工程的第一步,就是让外交进入中国政治权力核心层。
中国已经不再会出现如毛泽东时代的周恩来、陈毅、乔冠华这样魅力型的外交家了。现在的外交官,更多的是职业型、事务型的,这是一个职业化的外交时代。而外交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日趋增加是显而易见的。有鉴于这种变化,要改变中国外交在世人眼中弱者的形象,要真正发挥出外交的作用,展现出大国外交的风采,就要树立起强势外交,而强势外交的树立首要的是提升外交部在中国政治权力圈的地位,让其成为中国政府中最为重要的政府部门之一。
但是,中国的政治结构从根本上说,还是以关注内政为主,国内事务向来是第一位,外交虽然称之为重要的,相比内政中的政法、宣传、组织人事等各项工作,外交还是一个非核心的工作,在实际的权力分配上依然是次要的。如果要改变在目前政治体系之下这种非核心的局面,外交部及其党内主管外交事务的官员应该在中共党中央的政治局占据重要的位置乃至在政治局常委中都应有一席之地。提升外交部的权力地位,这决不是说,国内事务不重要,而是要改变思想,在全球化时代里,国内与国外、中国与世界、内政与外交实际上难以区分的,而且处理国际事务已经成为解决国内事务的一个重要前提或题中应有之义。一个强势的外交部才能建立起强势的外交,树立起真正的大国的外交风采。也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以往那种被动的外交,转而树起中国的积极外交之姿态。
凝练外交的核心理念
中国外交再造工程的第二步,就是重新凝练其核心理念。
中国要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要赢得第三世界国家的信任与支持,当然须要融入国际社会,说“世界语”,即要认可世界普遍认可的理念取向与价值观,如和平、正义、公平、民主、人权、自由、平等。这是没得选择的。那么,中国的外交到底需要秉持怎么的理念?其核心理念应该是什么?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苏美两国的“冷战”的结束,中国一直认为“和平与发展”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因此“和平”就成为中国外交三十多年来的核心“理念”。中共理论家郑必坚先生2005年11月22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发表了著名的“三和理论”:“现在中国共产党奉行的内政外交的核心理念就是:对外谋求和平,对内谋求和谐,对台海局势谋求和解”。
“和平与发展”当然没有错,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之所以有如此快的经济发展与大的建设成就,显然得益于“冷战”结束后这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当然,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人们看到中国外交政策的些许变化:“走和平发展、独立自主的道路始终是我国外交奉行的准则,是我国在处理对外关系上的必然选择。而推动构建和谐世界,与世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则是我国外交致力于发展的目标,这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密不可分的联系。”不难看出,“和平、和谐、共赢”是中共十七大后中国外交的三大新理念。但是,和谐外交,建设和谐世界,这是中国外交的长远目标,实际上还属于理想主义的范畴,不能以理想与长远目标来指导现实的、当下的外交政策。
无论“韬光养晦”还是“和谐外交”,事实上没有清楚地看到国际政治的现实。外交是现实主义的,理想主义是可爱的,但不起作用。“对外谋求和平”不可能成为中国也不可能成为任何一个正常国家的外交核心理念。中国外交应该屏弃理想主义式的理念,回到现实的基本面来。中国外交理念的构建,当围绕国家利益、安全而进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确保国家的安全。中国的和平外交应该是有前提的,那就是美日等国家要尊重中国国家的核心利益、尊重中国主权和确保中国的国家安全。而合作是达成国家利益、安全,维系国际秩序的基本途径。事实上,有些中国外交官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例如,2007年2月11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在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以合作求安全是中国安全政策的核心理念。因此,未来中国外交当确立“国家利益安全与合作”这样的理念。
http://www.gdsqzx.com.cn
共2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