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方明:十八大明确中国公共外交新目标
2012-11-15 来源:联合早报网
事实上,一个真实的国家的形象,不是掩饰、包装,也不是夸大或者低估,而是告诉世界中国是什么,为什么如此,未来如何。在全球化和信息革命飞速发展的今天,铸造中国国家形象,须要挺直腰杆,大大方方地向世界介绍中国,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为依托,顺应时代潮流,掀起中国文化建设的高潮,不断为软实力注入崭新的时代精神和世界影响,使之不断发扬光大。换言之,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品味和文明程度提高的产物,只有从根本上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才能真正塑造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
同时,向世界说明中国还须要探索公共和人文外交的新方式和新方法。中华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明体系,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通过柔性化的手段,实现刚性的文化软实力目的。特别是要用老百姓喜欢看喜欢听的文化艺术形式表达中华文化理念,将看上去与西方文化存在深刻差异的中华文化理念,用西方民众熟悉的方式和手法传播出去,成为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道德感召力,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的资源。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地位,也为新时期公共外交提供了理论指南。公共外交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外交,十分强调公众在外交中的参与,强调将广大社会公众作为外交的重要工作对象。比如英国在确定其公共外交理念的时候,首先考察了英国在海外面临的“老大帝国”形象问题,然后确立了“创意英国”和“重塑不列颠”的理念,就是公众取向的典型例证。同时,公共外交必须是双向交流,是一个寻求共识的过程。随着大众传媒的兴起和一系列信息传播渠道的确立,广大公众完全可以通过大众传媒、互联网、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获得必要的信息,而且在速度上更加快捷,更加深入和完整,外交部门必须把自己和受众放在平等的位置,通过双向沟通和交流在寻求共识,实现政治价值观的塑造和政治行为的引导。近年来,随着中国全面加入国际主流社会,随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博鳌论坛、太湖文化论坛等众多人文外交平台的建立,中国公共和人文外交正在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是加强中央的"整盘棋"统筹能力
当然,公共和人文外交是涉及众多领域和部门的共同事业,须要转变内外有别的传统外交观念,确立国际国内一盘棋的战略思想,探索立体思维,立体操作,充分发挥政府外交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和改进政党、人大、政协、军队、地方、民间团体对外交往工作,打造内外结合、各方互动、官民并举、相互配合的统筹外交,不断拓展中国公共和人文外交的新局面。
做好公共和人文外交,要求必须加强和改善中央的"下好整盘棋"统筹能力。在中国,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中共是首要的核心因素,否则各种社会组织打着公共外交的旗号行动起来,到头来将陷入四面出击的无政府状态。当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众多造反派组织在外交事务中否定党的领导,踢开党委闹革命,认为“人人都可以办外交”,最终造成了严重的外交事件,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公众是公共外交的主体,但公众参与公共外交必须贯彻组织起来的原则,有计划、有组织、有秩序的进行,这是避免公共外交一哄而上和走形变样的关键。在新时期,关键是要积极探索改善中共组织领导的新思路与新机制,不能固守依靠政府机构体系组织公众参与外交的老办法,而是积极思考拓展社会组织体系以改善党的领导的新办法,营造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民参与的外交大棋局。
展望未来,中国外交应该在十八大报告加强公共和人文外交思想指导下,准确研判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明确以人为本和人文搭台,外交唱戏的指导思想,在中共的统一领导下,着手制定实施统揽全局的公共和人文外交战略,充分发挥人文交流的优势,通过大规模的社会交往和文化推广取信于人,用心与心的对话感化世界,让国际社会接受一个强大、繁荣和可以信任的中国。
http://www.gdsqzx.com.cn
共2页 1 [2]
同时,向世界说明中国还须要探索公共和人文外交的新方式和新方法。中华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明体系,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通过柔性化的手段,实现刚性的文化软实力目的。特别是要用老百姓喜欢看喜欢听的文化艺术形式表达中华文化理念,将看上去与西方文化存在深刻差异的中华文化理念,用西方民众熟悉的方式和手法传播出去,成为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道德感召力,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的资源。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地位,也为新时期公共外交提供了理论指南。公共外交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外交,十分强调公众在外交中的参与,强调将广大社会公众作为外交的重要工作对象。比如英国在确定其公共外交理念的时候,首先考察了英国在海外面临的“老大帝国”形象问题,然后确立了“创意英国”和“重塑不列颠”的理念,就是公众取向的典型例证。同时,公共外交必须是双向交流,是一个寻求共识的过程。随着大众传媒的兴起和一系列信息传播渠道的确立,广大公众完全可以通过大众传媒、互联网、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获得必要的信息,而且在速度上更加快捷,更加深入和完整,外交部门必须把自己和受众放在平等的位置,通过双向沟通和交流在寻求共识,实现政治价值观的塑造和政治行为的引导。近年来,随着中国全面加入国际主流社会,随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博鳌论坛、太湖文化论坛等众多人文外交平台的建立,中国公共和人文外交正在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是加强中央的"整盘棋"统筹能力
当然,公共和人文外交是涉及众多领域和部门的共同事业,须要转变内外有别的传统外交观念,确立国际国内一盘棋的战略思想,探索立体思维,立体操作,充分发挥政府外交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和改进政党、人大、政协、军队、地方、民间团体对外交往工作,打造内外结合、各方互动、官民并举、相互配合的统筹外交,不断拓展中国公共和人文外交的新局面。
做好公共和人文外交,要求必须加强和改善中央的"下好整盘棋"统筹能力。在中国,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中共是首要的核心因素,否则各种社会组织打着公共外交的旗号行动起来,到头来将陷入四面出击的无政府状态。当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众多造反派组织在外交事务中否定党的领导,踢开党委闹革命,认为“人人都可以办外交”,最终造成了严重的外交事件,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公众是公共外交的主体,但公众参与公共外交必须贯彻组织起来的原则,有计划、有组织、有秩序的进行,这是避免公共外交一哄而上和走形变样的关键。在新时期,关键是要积极探索改善中共组织领导的新思路与新机制,不能固守依靠政府机构体系组织公众参与外交的老办法,而是积极思考拓展社会组织体系以改善党的领导的新办法,营造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民参与的外交大棋局。
展望未来,中国外交应该在十八大报告加强公共和人文外交思想指导下,准确研判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明确以人为本和人文搭台,外交唱戏的指导思想,在中共的统一领导下,着手制定实施统揽全局的公共和人文外交战略,充分发挥人文交流的优势,通过大规模的社会交往和文化推广取信于人,用心与心的对话感化世界,让国际社会接受一个强大、繁荣和可以信任的中国。
http://www.gdsqzx.com.cn
共2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