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田勘:从“中国好声音”到“中国假声音”有多远?
2012-11-19 来源:南方都市报
刘欢日前自曝退出“中国好声音”的原因除了身体不适,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媒体环境恶劣,善于编造新闻,这也是他最厌恶的一点。学员和节目制作方基本上胡编一个事,为的是要把成功变成励志的故事。但是,刘欢觉得这个太可怕了,这完全就是一种闭门造车,无中生有(昨日《河南商报》)。
刘欢退出“中国好声音”表明了他对造假的厌恶,但也提醒人们关注造假与成功的关系。有时候,可能造假与成功很近;但大部分时候或最终,造假与成功会很远,甚至永远不会有交集。这一点可以从加藤嘉一的《从伊豆到北京有多远》得到解释。
当加藤嘉一在《从伊豆到北京有多远》和其他媒体、节目中反复谈到他与黑道的故事、高中的时候已经能够做英文翻译、小学三年级时仅练习了3个月柔道就去参加全国大赛并进入了前4名等,他的“从伊豆到北京”的距离就很近很近,因为他的励志故事感动了不少人,至少为他加分不少。
同样,当“中国好声音”的学员无论其声音是否优质,是否经受过刻苦训练,但只要有类似与黑道或恶势力的抗争、父亲或母亲去世,或父母双亡等鼓舞斗志、催人泪下的故事,从江湖到庙堂的距离,就很近很近了。这也是“中国好声音”栏目组的“创意”,有3分声音、2分故事的选手栏目组会重点推荐。比如女学员徐海星对父亲身故的讲述,就让刘欢潸然泪下,也感染了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当然,她离选秀的胜利就从遥不可及到咫尺可近。
即便“3分声音、2分故事”中的故事都是吹嘘和造假,但也还可以视为保留着大部分原则和真才实学,即以声音的好坏为评价的主要原则和标准,但是可怕的是,到后来“3分声音、2分故事”就有可能变成“2分声音、3分故事”,或“1分声音、4分故事”,甚至完全是故事。如此,对观众,最主要是对那些想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年轻人的引导就有可能从实干和才能,走向完全的造假与吹嘘。
无论是学员还是观众都清楚,好声音的条件除了先天和遗传,也伴随着后天的勤奋训练,或者说,更多的是痛苦的、刻板的、单调的训练。所以,按正常途径,“从伊豆到北京的距离”,或从起点到成功是一种不仅非常遥远,而且是非常艰难的过程,因为不经过风雨,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其《出类拔萃的人:成功的故事》一书中提出了成功的数字化标准。所有人的成功,都至少是经过1万小时的学习和训练,这基本适用于任何行业,计算机领域的“大牛”比尔·盖茨是如此,足球领域的顶尖高手贝克汉姆也是如此。对于演艺界某些需要特别技能的行当来讲,更是如此。
以小提琴手为例,20世纪90年代早期,德国心理学家K·安德斯·埃里森就对柏林精英音乐学院的小提琴手进行了追踪研究,这些小提琴手到20岁时,差别出现了。被视为出色的演奏者无一例外都已经练习了至少1万个小时,而仅仅称得上“好”的学生,累计练习了8000个小时;未来会成为音乐老师的孩子,累计只练习了4000个小时。
1万个小时除了是一种成功的代价和成本,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痛苦的记忆,仅仅换算成时间就是416天零16小时,按一天工作8个小时算是1250天,1250天约为3.4年(没有节假日)。1万小时还可以换成另一个概念,每天对某一项动作或某一件事操练3小时,需要10年的时间;操练2小时,需要20年,操练1小时,需要30年。
这就是为什么是成功和为什么是失败的原因。但是,诸如“中国好声音”之类的掺杂励志和娱乐以及纯粹是励志的节目如果引导学员或传导给年轻人的是靠编故事、吹嘘、造假获得成功,而非勤奋练习和艰苦奋斗,并且不顾及一个人的特点(性格和遗传优势),将会是多么误人子弟。
而且,即便有人通过吹嘘和造假成功了,把“从伊豆到北京的距离”变近了,最终也会被打回原形,变得比当初离成功更远,也就是从“中国好声音”变成“中国假声音”,还有多少人会相信这些节目中的成功者有多少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