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中共广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主管单位:广东省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关注我们
调查服务号
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热点资讯 > 政策解读 > 刘勇:政策变革与转型挑战
刘勇:政策变革与转型挑战

2012-11-21 来源:南方都市报

    中国的宏观改革已经持续30多年了,在未来的年代,中国宏观环境所面临的挑战一定比发达国家多,它不仅仅是政治家可以花几个月时间讨论如何加强宏观监管那样简单,因为中国宏观环境所要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经济转型和社会变迁。
    回顾经济发展历程,常说改革是中国经济起飞的发动机,而发动机最为核心的部件则应该是宏观政策的制订。无疑,中国是一个宏观政策主导下的发展国度,宏观政策的推动力,在过去30年已经尽为显现。未来这个国情未变,仍然是宏观政策主导下的发展模式,然而问题是,以往所向披靡的宏观政策现在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换句话说,当下中国宏观政策正在遭遇从未遇到过的棘手难题:政策调整的成本变得奇高无比,有的甚至远远超过政策收益。当今宏观经济政策的出台,往往演绎为政府部门的经济权力与既得利益集团的资本权力之间的博弈,公权力在诸多核心领域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受到影响。
    比如:在房地产领域,特殊利益阶层利益膨胀导致宏观房地产政策陷入难以执行的困境;在货币领域,扶持民企政策与民企实际融资环境相悖的现实;在资源领域,资本集团占有矿产收益与环境污染危害公共健康安全的矛盾……因此,今日宏观政策在制订与执行过程中,常常不得不面对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纠缠在一起、发展问题与稳定问题纠缠在一起的尴尬,谨慎权衡各方面利弊的难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正是诸多矛盾纠结在一起,使得旧有政策设计对经济问题的处理能力已显得捉襟见肘。
    由于这种宏观政策“准失控”迹象日益增多,有人开始怀疑按照解决中国传统经济问题而设计的旧有政策框架,能否解决当前中国所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的挑战。
    客观而言,现有的建立在对中国经济传统认识,和旧有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框架下的经济政策安排和制度设计,已经日益不能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现状的要求,各种经济“失控”现象与社会问题的集中凸显,正是这种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变化的“不适应性”的体现,如不能有效战胜这个挑战与隐忧,中国经济的风险便有放大的危险。在改革30年之后,传统宏观政策所处的困境已经将政府宏观政策设计逼向了不破不立的境地。
    于是我们倡导经济转型。事实上,发端于欧美的金融危机,客观上加快了中国经济转型的意识与步伐,这些年扩大内需等各类政策的不断出台,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尝试,无疑证明了一种努力,然而要寻找到一条可见有效的方式,要证明转型的成果,依然要假以时日。其实,各方面对转型的理解,现在还停留在产业转型方面,然而在更为深远的意义上,我们可以把经济转型理解为经济改革的一种替换。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极大变化,尤其是既得利益阶层形成,使得涉及到上层建筑和整体改革的政策目标,往往难以形成共识。如今我们回头反思过去诸多宏观政策规划,其中最大的缺陷就是诸多宏大目标主体缺位。政府、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仍然有待厘清,公权力的边界依然有待界定,而如何在发展中保证社会公平和正义,更缺乏具体的制约机制。总之,在中国,经济与社会双重发展,要重新回归平衡状态,用中共十八大报告的话说,要取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和谐发展,中国需要做很多包括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多方面的努力。


http://www.gdsqzx.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