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经济增长质量须以体制改革为支撑
2012-12-17 来源:南方都市报
曾几何时,在经济不景气之时大举放松货币政策并推出大量政府主导投资的“铁公基”项目来维持可观数据,是惯用做法。而今,若要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经济质量,让宏观调控这一看得见的手回归本位,让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发挥更大作用,即为首要前提。此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和农村改革,抓好科技、教育、文化、行政审批等领域改革。实际上,若能深化财税改革减轻企业负担、让市场主导资源性产品定价、打破行政垄断、减少行政审批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就是遵从市场规律的具体表现,也是调结构、提升经济质量的基本制度保障。
另外,调结构、提升经济质量的一个重点,是从出口、投资为主向消费为主的社会转变。扩大内需虽然提出多年,却一直未有重大突破,皆因可支配收入与社会保障水平未能令民众可达随心消费的生活水平。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确实鼓舞人心,但要实现这一计划还需财税改革、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基础,酝酿8年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方案据悉出台在即,希望方案可给出具体措施,为收入倍增打下基础。再者,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前一段时间的“社保缴费全球最高”惹起的争议亦主要在于社会保障的费用与所享受水平不匹配。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期盼在新的一年里,医保、社保、养老等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便携性、充足性可得到具体改善,让民众可无后顾之忧地消费。
在新的一年里,经济质量挂帅令人期待。此次会议提出,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下一步改革,并强调需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我们期待具体方案与时间表可尽快出台。
【www.gdsqzx.com.cn】
共2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