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中共广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主管单位:广东省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关注我们
调查服务号
名家专栏
当前位置:名家专栏 > 名家观点 > 刘少波:广州如何重建区域金融中心
刘少波:广州如何重建区域金融中心

2013-7-31 来源:南方日报

刘少波

  从纵向比较角度而言,广州金融业一直呈较快发展之势;就若干指标如金融总量、银行类金融机构数量、金融业从业人员数量等来看,广州也长期位居国内城市前列。特别是近两年来,广州金融业发展围绕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战略目标而展开的思路和谋划逐步明确,相关举措也接连推出。

  但是,横向比较发现,广州金融业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一些关键性的金融指标更是差强人意。更显短板的是,广州迄今未有能辐射全国或国内较大区域的金融交易平台。因此,在国内其他金融中心特别是深圳快速崛起的进程中,广州正在被边缘化,其区域金融中心的地位已显弱化之势。

  应当说,上述判断并不具有否定广州仍然是一个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必然内涵;而且,对于一个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三,并具有较深广的金融腹地的国家中心城市来讲,广州有条件也有很好的基础进一步建设一个更有影响力、更有吸纳力和更有辐射力的区域金融中心。但这有赖于创新金融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发展举措以及发展模式。

  作为金融中心最基本的内涵,是要成为“金融洼地”和“金融高地”,前者意味着金融的集聚和吸纳力,后者体现金融的扩张和辐射力,二者的合成指向则是金融资源的配置中心。

  首先,着力构建一批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金融交易平台。从金融中心角度讲,平台建设远比机构增加和金融总量扩张重要,因为前者更能形成金融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环顾全球,举凡公认的金融中心,无不具有至少一个有影响力的金融交易所,或证券、或期货、或外汇、或黄金,不一而足。

  其次,密切关注和把握现代金融发展的新态势,积极探索发展新的金融模式和业态。广州金融中心建设必须摆脱主要着力于传统金融模式和金融业态的局限和约束,更不能囿于此而自感难有更多作为并因此而甘居人后。国际金融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一些新的金融模式和金融业态,如互联网金融、影子银行等正在兴起,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甚至颠覆传统的金融理念。就此而论,广州应积极探索如何从传统意义的金融中心走向未来意义的金融中心并抢占先机。

  此外,还要打造若干个金融控股集团,大力发展产业金融,如汽车金融、房地产金融、产业投资基金、供应链金融等,推动以探索和发展新的金融模式和业态为取向的金融创新,大力推进广州国际金融城、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民间金融一条街的集聚发展,构建具有集聚效应的金融空间布局,着力将广州打造成为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财富管理中心。

  (作者系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金融研究所所长,稿件有删减)

  本期主持:高国辉



http://www.gdsqzx.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