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把沉重的财政负担理一理
2013-8-5
叶青专栏
刚结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了十项部署,首要的就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只是理解为扩大收入、发行公债、增加支出,而应该在减少负担上多做文章。减负有极大空间,拿最近的小微企业月销售收入不到2万元免增值税与营业税为例,按照武汉的情况,如果你的月销售收入接近2万,那么一年的免税额将达到一万元。如果把月收入额调高到5万元,那么小微企业减少的税收负担又是多少呢?原来我们说了多年的“结构性减税”实际上和小微企业都没有什么关系,这次减税才是动真格的了,不过力度不够。
当然,一说到减税,就会遭到财税部门专家的无情“痛击”,他们最近用“财政三角关系”理论来应对:减负增支 控赤,要求减少税收负担,就无法增加民生支出,要保证民生支出,就无法控制赤字。因此,保持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是必要的。这在逻辑上没有错,关键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纳税人失去负担能力,税收又从何而来呢?要知道中国近半企业的寿命只有5年。
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企业内外环境都比较困难,加上新的领导集体十分重视民生问题、小微企业问题、实体经济问题,现在是讨论财政负担调整的时候了。不错,企业也好,个人也好,即使是在目前经济情况下,收入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是,各级政府的理财部门又以各种形式拿走了一部分,而且拿走的理由也不怎么充分。最近有研究报告提出,中国企业的综合税负率高达40%,高于发达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这值得新的领导班子认真地思考,把过去没有解决的问题加以解决。这也算是深化改革吧!我经常呼吁的一个问题是:招商引资只能够“富市”(富财政),全民创业则能够“富民”。江浙一带为什么富人多?原因在于创业的机会成本低。政府砍掉一些可收可不收的收入项目,都是落到老百姓的口袋中。我们还是来理一理各式各样的财政负担吧!
税收。如果说减税与补助都是财政支持手段的话,减税是最为科学的,谁交的税多,谁享受优惠就多。部分小微企业8月1日免税之后,今年会有120亿元的免税额,明年就会有300亿。而增值税的转型与扩容,又会带来2000亿左右的免税额。这些只是政策允许范围内的对大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如果提高减税力度,这个数字可能翻番。而我们的增值税负担、小微企业负担即使减税之后在世界上也仍然是较高的。
收费。最近国务院宣布免除30种收费,中央级的收费还有160项左右。国务院的目标是一年减少150亿元的收费。如果高税与高费在同一件商品上发生碰撞,无疑是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这种事情最近大家谈得比较多。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发现,在美国售价2万多美元的Jeep牧马人,在中国最低售价近50万。一辆低功率版奥迪Q 7在美国售价为46250美元,而在中国售价82.1万。我是“车改者”,又是车迷,对这个价格是十分清楚的。汽车专家称,进口车除了各项高额的税费之外,厂家和经销商的高价也是原因。一个人均GDP、人均收入都如此低的国家,却承担了如此高的消费价格,是无法自圆其说的。
基金。中央与地方的基金加起来有40多项,数额在4万亿左右,其中土地收入就占了3万亿左右,今年已经有1.7万亿了。有的基金征收的数额较低,取消之后由财政负担,问题不大。有的已经失去了征收的依据,如机场建设费在财政困难时期有征收的必要,而且当时以公款坐飞机为主,现在坐飞机已经成为一种大众的出行方式,再征收就没有道理了。但机场建设费却换了一件马甲民航发展基金又出来了,一年预计在230亿左右。如果不收这230亿,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更多。而这230亿用于何处又有谁知道呢?
公积金。从工资中要硬性扣除一部分作为住房公积金,有的地方的烟草等高收入国有部门大肆给管理层提高公积金,慷国家之慨。有的地方公积金不足之后又提出“公改金”的问题,与银行贷款对接。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数额比较多,也有一个承受不起的问题。建议尽快转化为社保税,与国际惯例接轨。看看将来国有企业能不能承担一部分。
债务。不论是地方政府直接债务还是担保债务,最终都是由地方财政来兜底,所以,“公债是税收的预征”。还债也是通过税收或减少民生来实现的。到2010年年底,地方债务超过10万亿,此次政府性债务审计,就是要搞清楚地方政府债务是14.6万亿,还是15万亿、18万亿、20万亿。(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