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全省实施“小微企业加速成长战略”的建议
2013-8-13 来源:南方日报
加快小微企业的发展,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建议省政府将“小微企业加速成长战略”和“扩大内需”、“创新驱动”、“人才强省”、“区域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共享”等六大战略一起,作为“十二五”期间以及更长一段时期全省性的发展战略。
一、制定和实施“小微企业加速成长战略”
建议省政府对我省加快发展小微企业问题广泛组织专题调研和学习培训活动,充分认识加快小微企业发展是我省稳增长、调结构、促内需、保民生的战略性抉择,是落实十八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充分就业和从根本上促进我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要从根本上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摆明问题,明确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我省“小微企业加速成长战略”,并形成省政府的指导性文件。
二、充实完善我省加快小微企业发展的管理服务体制
一是准确区分小微企业和中型企业不同的特点和服务要求,将目前的“中小企业局”更名为“中小微企业局”,改由省政府直接领导,将主要的工作职责转到全省小微企业发展的统筹、规划、服务上来,以解决目前小微企业多头统计、多头考核、分散扶持等问题。各市、县级政府也相应设立“小微企业局”。二是重新确定中型、小型、微型企业的划分标准,明确分工职责,不允许以标准不清为借口相互推诿服务职责。三是将当地小微企业发展的规模指标和质量指标,列入我省“市厅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和“建设幸福广东评价指标体系”。
三、为小微企业创造平等、宽松的经营环境
目前小微企业反映比较强烈的,不是政府有无扶持和力度大小的问题,而是因体制改革滞后而导致的经营环境不平等、不宽松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善小微企业的经营环境:一是省政府和各级政府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每年财政扶持资金的增长幅度应与扶持大项目基本持平。二是扶持资金的使用不再以企业规模作为标准,主要用于扶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和建立小微企业服务平台,让所有的小微企业都有平等获得服务的机会。三是在省、市地方财力许可的前提下,对微型企业免征所得税三年,对小型企业减半征收所得税三年。四是鼓励和支持小微企业进入各市县设立的产业园区,享受进园企业的待遇。五是对小微企业在用地、用电、环保和员工社保费用等方面予以照顾;出口退税享受大中型企业同等的按月退税待遇。六是加快市、县、镇三级政府的改革步伐,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涉及小微企业的审批事项先行取消或转移到社会组织,以减轻小微企业的负担。
四、构筑宽领域、广覆盖的小微企业服务体系
使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真正落地,需要宏观和企业两个层面共同努力。
一是通过构筑各级政府为主导的小微企业服务平台,使宏观政策效应能够自上而下地“渗透”到小微企业赖以生存的各个领域。要为所有企业创造出公平、宽松的经营环境,而不仅仅是让少数企业得到照顾和保护。最近全省已在部署建设“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这是真正“零门槛”地把数以百万计的小微企业“编织”进服务网络的重大举措。因此,政府应集中各种资源,包括转变政府职能之后节约出来的行政资源,转移到组建和完善小微企业服务平台上来。
二是在构筑宽领域、广覆盖的小微企业服务体系中,正确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力量。面对数量巨大的服务对象和复杂多样的服务领域,单靠政府补贴来搭建小微企业服务平台,既不应该也不现实。应大胆借助市场的力量,解决服务平台的资金、人才、装备、技术保障问题。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中山市小榄镇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同时承载着行业协会、检测实验、技术应用、工业设计、人才培训、企业融资等功能,中心前期由镇政府投资创立,随后转为完全独立的企业法人。目前已拥有600多人的专业服务团队、500多台(套)的先进设备,每年为500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还能收入5700多万元,基本上是靠加盟中心的科研机构、检测机构和企业自己开拓市场,自己发展壮大。建议在全省推广小榄经验,在政府的统筹指导下,坚持“市场的事交给市场去办,为企业服务的事交给企业去办”的理念,在县、镇(街)两级普遍构筑小微企业服务平台。
三是需要小微企业间的“横向”着力,努力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将分散的、小生产的小微企业“编织”成具有外在共同利益和内在协同关系的“契约式实体”。目前珠三角和粤东一些县市的行业协会已经逐渐承担起小微企业组织者的职责,如中山的照明协会、澄海的玩具协会、潮州的陶瓷协会等,都在进一步强化其行业组织的功能,通过小微企业间的协商,积极向上向外争取政策扶持,申报区域集体品牌,制定质量和技术行规,以解决小微企业的品牌缺失和质量缺失问题。还通过组织小微企业互保联保,解决金融机构因规避风险而“嫌贫爱富”、“弃小恋大”问题。而行业协会能否充分发挥组织、服务小微企业的功能,关键还是在于各级政府尽快将部分监管、考核、评级职能转移给行业协会。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经济管理组
http://www.gdsqzx.com.cn
一、制定和实施“小微企业加速成长战略”
建议省政府对我省加快发展小微企业问题广泛组织专题调研和学习培训活动,充分认识加快小微企业发展是我省稳增长、调结构、促内需、保民生的战略性抉择,是落实十八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充分就业和从根本上促进我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要从根本上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摆明问题,明确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我省“小微企业加速成长战略”,并形成省政府的指导性文件。
二、充实完善我省加快小微企业发展的管理服务体制
一是准确区分小微企业和中型企业不同的特点和服务要求,将目前的“中小企业局”更名为“中小微企业局”,改由省政府直接领导,将主要的工作职责转到全省小微企业发展的统筹、规划、服务上来,以解决目前小微企业多头统计、多头考核、分散扶持等问题。各市、县级政府也相应设立“小微企业局”。二是重新确定中型、小型、微型企业的划分标准,明确分工职责,不允许以标准不清为借口相互推诿服务职责。三是将当地小微企业发展的规模指标和质量指标,列入我省“市厅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和“建设幸福广东评价指标体系”。
三、为小微企业创造平等、宽松的经营环境
目前小微企业反映比较强烈的,不是政府有无扶持和力度大小的问题,而是因体制改革滞后而导致的经营环境不平等、不宽松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善小微企业的经营环境:一是省政府和各级政府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每年财政扶持资金的增长幅度应与扶持大项目基本持平。二是扶持资金的使用不再以企业规模作为标准,主要用于扶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和建立小微企业服务平台,让所有的小微企业都有平等获得服务的机会。三是在省、市地方财力许可的前提下,对微型企业免征所得税三年,对小型企业减半征收所得税三年。四是鼓励和支持小微企业进入各市县设立的产业园区,享受进园企业的待遇。五是对小微企业在用地、用电、环保和员工社保费用等方面予以照顾;出口退税享受大中型企业同等的按月退税待遇。六是加快市、县、镇三级政府的改革步伐,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涉及小微企业的审批事项先行取消或转移到社会组织,以减轻小微企业的负担。
四、构筑宽领域、广覆盖的小微企业服务体系
使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真正落地,需要宏观和企业两个层面共同努力。
一是通过构筑各级政府为主导的小微企业服务平台,使宏观政策效应能够自上而下地“渗透”到小微企业赖以生存的各个领域。要为所有企业创造出公平、宽松的经营环境,而不仅仅是让少数企业得到照顾和保护。最近全省已在部署建设“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这是真正“零门槛”地把数以百万计的小微企业“编织”进服务网络的重大举措。因此,政府应集中各种资源,包括转变政府职能之后节约出来的行政资源,转移到组建和完善小微企业服务平台上来。
二是在构筑宽领域、广覆盖的小微企业服务体系中,正确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力量。面对数量巨大的服务对象和复杂多样的服务领域,单靠政府补贴来搭建小微企业服务平台,既不应该也不现实。应大胆借助市场的力量,解决服务平台的资金、人才、装备、技术保障问题。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中山市小榄镇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同时承载着行业协会、检测实验、技术应用、工业设计、人才培训、企业融资等功能,中心前期由镇政府投资创立,随后转为完全独立的企业法人。目前已拥有600多人的专业服务团队、500多台(套)的先进设备,每年为500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还能收入5700多万元,基本上是靠加盟中心的科研机构、检测机构和企业自己开拓市场,自己发展壮大。建议在全省推广小榄经验,在政府的统筹指导下,坚持“市场的事交给市场去办,为企业服务的事交给企业去办”的理念,在县、镇(街)两级普遍构筑小微企业服务平台。
三是需要小微企业间的“横向”着力,努力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将分散的、小生产的小微企业“编织”成具有外在共同利益和内在协同关系的“契约式实体”。目前珠三角和粤东一些县市的行业协会已经逐渐承担起小微企业组织者的职责,如中山的照明协会、澄海的玩具协会、潮州的陶瓷协会等,都在进一步强化其行业组织的功能,通过小微企业间的协商,积极向上向外争取政策扶持,申报区域集体品牌,制定质量和技术行规,以解决小微企业的品牌缺失和质量缺失问题。还通过组织小微企业互保联保,解决金融机构因规避风险而“嫌贫爱富”、“弃小恋大”问题。而行业协会能否充分发挥组织、服务小微企业的功能,关键还是在于各级政府尽快将部分监管、考核、评级职能转移给行业协会。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经济管理组
http://www.gdsqzx.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