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中共广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主管单位:广东省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关注我们
调查服务号
省情发布
当前位置:省情发布 > 民情民意 > 廖新波:网络全科医生缓解看病难
廖新波:网络全科医生缓解看病难

2013-9-5 来源:南方日报

世说 新 语

    我们不可能将解决医疗问题的重任完全寄期望于网络全科医生,但是目前来看,从政府执行层面,这是一条可行之路,从信息发展角度,也是一条必行之路。

    一年前,我曾在博客中提出了“网络全科医生”这种“网络问病”的构想,认为可成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网络医疗方式。在博文出来后,获得了数百家媒体的报道与广泛引用,引发了媒体对“网络问病”的关注热潮。时隔一年,我欣喜发现家庭医生在线全新组建的医学委员会,和我设想的“网络全科医生”是完全一致的。我设想的“网络全科医生”简单来说就是“家庭医生+网络医生”。家庭医生,一个一对一的服务概念,在国外早已经实现。其服务形式无非有一个个体化的服务,医生,对他所管理的群体有一个延续的个性化的了解和“对症”服务。网络医生其实就是家庭医生的服务的另一表现形式,网络,从另一个意义来讲就是工具,本身就不存在“技术”与质量。实现技术的是人,质量保证的还是人。因此,网络全科医生应该是有资质有能力的专业医生,在网络上从事的更多是健康、医疗咨询服务,不是医疗服务。

    我认为“网络全科医生”应是一种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服务,或由政府部门购买,不以其他形式的赢利为目的,但亦能由具公共性的健康网站提供,是令公众、医生、政府等多方受益的项目。但不同于医院提供的基于医院本身的服务营销。对“网络全科医生”,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网络全科医生在网络上从事的不是医疗服务,而是健康咨询,不涉及医疗问题,均为建议性的意见,网友也应被告知,与之互动的是有资质的医生(或有医学背景的人),但不负医疗的法律责任。

    二是这些医生通过网络咨询获取的收入,应该是由政府部门根据应答量支付的网上咨询服务费,也就是将此项目作为政府健康教育的一部分,政府购买的一种公益性服务,谓之“公共产品”,不以其他形式的赢利为目的,这样才能积累起信任度。

    三是网络全科医生应该是一个多赢的服务项目。第一个收益的当然是有健康咨询需求的公众。同时,能够提供这种咨询的医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更大程度地体现自己的专业价值,积累公众认知度和信任度。而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提供这种服务的政府,如果真的可以做到合理分诊分流病人,减少看病的盲目性,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事实上,网络全科医生的存在更像是健康管理师,他从事个体或群体健康的检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咨询,指导如何避免危险因素的干扰,如何健康地生活,如何看病。因此,TA不是给你做医学诊断、治疗和开药。所以,网络全科医生的工作范围部分如同健康管理师。

    全科医生将直接关系到疾病的防控、民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和费用的合理控制。我国开始注意培养全科医生,但合格的十分匮乏。现实说明,我们发展“全科医生”的道路并不顺利,这跟制度有关,跟实际操作起来的各种条件局限有关。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先从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开始,在推行网络全科医生制度的时候,网络用户通过对咨询过的全科医生进行打分,作为绩效考核并自动生成绩效表,相关部门据此进行年度评级,分ABC三级,每级应答分值不一样,每年的级别均根据上年的表现定级,动态考核,来作为“全科医生”资格评定的一部分依据,应该更有说服力。

    公众如果可以通过咨询网络医生了解到更多的关于疾病的正确知识,就可以解决医患沟通中的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误会,医生可以把解释常识问题的时间用于考虑更好的治疗方案或者接待更多的患者,而患者也不会因为“听不懂”医生的专业术语抱怨连连。如果网络医生能够进一步的解决好“合理分诊”的问题,就会降低患者就医的盲目性。如果网络医生还能够从疾病预防角度给公众提供专业意见,让公众增强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对缓解中国目前的医疗压力的意义深远。

    当然,我们不可能将解决医疗问题的重任完全寄期望于网络全科医生,但是目前来看,从政府执行层面,这是一条可行之路,从信息发展角度,也是一条必行之路。

    廖新波(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 网名:医生哥波子)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