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一洋:打造广东经济发展第二发动机
2013-9-6 来源:南方日报
7月底,省委、省政府召开振兴粤东西北工作会议,并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广东新一轮科学发展的全新布局就此展开。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粤东西北地区掀起一股加快发展的热潮。粤东西北12市在新目标、新定位中调整发展新思路、出台新动作,新一轮基础设施大项目、工业园区、城市建设全面拉开。
为深入把握振兴粤东西北的最新脉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派出阵容强大的联合采访团队“行走东西北”,以省委党报南方日报为“1”,以都市类报、财经类报、农村报、网络媒体等为“X”,从多个侧面,为读者呈现粤东西北的改革进程和深度思考。
今天推出的是“行走东西北”系列报道的开篇之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汪一洋专访,请他为我们解密《决定》起草背后的故事。
南方报业联合采访团
南方日报记者 吴哲 实习生 傅宇博
南方都市报、南方农村报、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杂志、南方网联合报道
点睛之语
◎十二年来,我们起草了无数文件,这次由省委主要领导、省政府主要领导、常务副省长亲自来弄,每个市面对面征求意见,还是比较少的。
◎我们这个发展,不是复制珠三角原来成功的那条路,而是吸取珠三角在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付出的代价和教训,找到后发优势。
◎关于各个市什么时候实现全面小康,跟统计局把数据一汇总,才大吃一惊,粤东西北十二个市都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珠三角这一俊遮了全省的丑。
◎粤东西北发展新型工业化,一方面要承接转移,另一方面也要引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出台
征集700条意见集中全省智慧
南方报业:作为此次《决定》起草参与者,亲历期间,您能否给我们讲讲《决定》出台台前幕后的故事?
汪一洋:制定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战略,主要还是从广东省情出发。我们的珠三角很发达,粤东西北欠发达,这样的局面从上世纪90年代中就开始出现,它是经济发展伴生的现象。珠三角发展起来后产生很大的集聚效应,把周边甚至全国的资源:人力、财力和物力都吸引了过去,这进一步拉大了其与粤东西北的差距。当这种集聚效应到了一定程度,各项成本呈上升趋势,就会逐步产生一种扩散效应。
对于珠三角和粤东西北的这种差距,广东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从李长春书记时期的八届省委开始,已经发现这种明显的差距,2000年举办首届山洽会,对口帮扶山区地市,后来扩展到东西两翼;到张德江书记带领的九届省委调研发现,内部差距的原因在于县域经济不发达,于是提出要加快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到十届省委,汪洋书记发现差距不能再扩大了,于是采取有力措施,通过解放思想,提出“双转移”战略。所以这是历届省委都注意到的问题,但它是有历史形成原因,也有经济规律在起作用。比如粤东西北增长3个点,珠三角增长1个点,但由于基数不同,所以珠三角仍远超过粤东西北。事实上,从2009年开始,粤东西北在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就不断提升,增速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趋势看,差距在不断缩小,区域差距从过去的3.15:1缩小到2012年的2.87:1。
胡春华书记到广东之后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特别是广东要贯彻“三个定位、两个率先”,也必须直面这个问题。过去我们说“三步走”,三十年过去了,东南沿海包括广东,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我们已经做到了;第二步,先富起来帮后富,我们也在做,比如“扶贫双到”;第三步,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我们的国家大,就像列车很长,车头跑了两公里,车身还在车站里没动。我们用三十年实现第一步,三十年实现第二步,再用三十年实现第三步,一百年实现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梦想。
南方报业:在整个从酝酿到出台的过程中,哪些经历给您留下深刻印象,有哪些故事可以分享?
汪一洋:省委、省政府对《决定》起草高度重视,我个人的感触是,这次的文件是我到省政府研究中心工作十二年来,省委、省政府领导最重视的一次。光是胡春华书记就亲自召开了四次会,省里派出调研工作组到各地、各部门听取意见建议,又在粤北、粤西、粤东分开召开三场片会,后来又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的意见,省委常委会反复讨论修改。比如努力实现绿色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原来是一节,现在是一章,改完之后立意比原来提高了。其中有一个章节,还是徐少华常务副省长亲自执笔的。最后收集了五轮,共700多条意见,可以说是集中了全省智慧来形成的。
起草组在这个过程中,对广东区域协调的全省战略意义的认识、定位也不断提升,从一开始只着眼于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区域之间怎么平衡,珠三角以及省里怎么加大力度帮扶,提升到以“两个加快”来构建双引擎的全局视野,即珠三角要在结构调整中加快发展,粤东西北要在加快发展中调整结构,“双引擎”打造广东经济升级版。
意义
抓住契机奠定未来二十年格局
南方报业:您认为应该如何点评这一战略的影响和意义,解读其中政策的创新突破?
汪一洋:《决定》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
首先是全局性。从粤东西北着手也是为了珠三角,只有把产业逐步往外迁移,形成配套的产业体系,才能形成增长的动力引擎。为什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周边省市都是以珠三角为火车头带动的,现在珠三角辐射带动能力却下降了?就是因为产业不配套,还有粤东西北这块交通没打通。因此这是全局性战略,着眼于粤东西北,同时也是珠三角提升的大好时机,要主动拓展空间,抓住机遇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磐。
其次是时代性。《决定》里面提出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粤东西北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避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以保护生态建设的前提下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实行“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战略。另外,发展动力在哪里,主体责任是粤东西北各市,动力是改革开放,五年6000个亿,是种子资金、引导资金,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发挥市场在基础资源配置的作用,吸引社会投资。
第三还有实践性、务实性。这次文件不是一般的号召,很具体,目标就是两个,第一到2020年粤东西北各市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第二就是人均GDP在2020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分解到每一个市,哪个市在哪一年达到,这个目标的制定是由徐少华副省长带队一个市一个市去谈,过去五年增速多少,未来预计多少,准备在什么时候达到,很多地方是开了全会或常委会来决定。除了目标之外,产业、基础设施、城镇化、民生、环境,都有非常具体的要求。同时,对三个片区分别有一个定位,对各个市怎么发展也有定位。还有三大抓手,产业园区、交通基础设施、扩容提质,等等。
粤东西北二次创业,主体责任上要树立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精神,抓住这一次重大契机,实现跨越发展,形成广东经济发展第二个发动机。抓住了这一波机会,未来二十年格局就上去了,抓不住,资源又被别人集聚走了。
焦点
谈目标
要“全面小康”
不要“平均小康”
南方报业:这次提出的目标中强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之前提到的都是“平均小康”?这种自我加码背后是怎样的战略选择?
汪一洋:过去我们制定文件,从省里的角度考虑得多,没有详细分析各个市的状况。胡春华书记调研后就提出,研究一下各个市什么时候实现全面小康。跟统计局把数据一汇总,才大吃一惊,粤东西北十二个市都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珠三角这一俊遮了全省的丑。珠三角的GDP已占了全省的79%。很多市的人出去一说来自广东,别人都说你们有钱,但一问人家GDP和财政都比我们好。粤东西北十二个市,不仅比珠三角差,比内地有些省份都差。有些地级市,城区经济水平只占全市的百分之十几,辐射能力差,小马拉大车,工业化不行,所以城镇化也不行,粤东西北的城市化率除了汕头之外都低于全国水平。
所以,发展工业化要靠产业园区,每个市集中发展城区,县里集中发展县城,个别发展中心镇,形成地方的增长极。按照国家统计局原来制定的十八大之前的标准,2012年达到93%,我们“十二五”结束的时候基本可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但“十八大”提出新要求,国内生产总值比2012年要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要倍增,这个指标一出,2012年我们全省达到的93%,是全省平均,但一分散到各个市,我们粤东西北12个市都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还有两三个市是全国平均水平一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平均小康,珠三角要实现全国领先水平,粤东西北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才制定了这个战略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我们的问题是经常超前性不够
谈三大抓手
我们的问题是经常超前性不够
南方报业:三个抓手的提出,是不是也跟东西北的发展状况一脉相承?
汪一洋:是的,这些也是符合实际的广东路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粤东西北发展新型工业化,一方面要承接转移,另一方面也要引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原来的叫法是“工业转移园区”,现在把“工业”去掉,不一定是工业,也可以搞服务业;也不要“转移”,就是产业园区。
另外像新型城镇化,我们提出“扩容提质”,以地级市为抓手,依托县城建设一批大型城市或中小型城市。工业不能村村点火,但城镇也不能,要适度协调发展。一个地级市六七百万人,如果做不到50%,能不能30%的人口在城市?如果本地区都不能集聚,还怎么集聚人家?靠什么吸引资源?
还有交通基础设施,如果不跟人家连通,货物怎么往这里来,企业怎么转移?企业交流不畅怎么以你为中心?有些地市不自信,修路修到省界边上二三十公里就不修了,怕企业转移出去,为什么不能把人家吸引过来?很多企业想进广东,珠三角进不去,成本高,那么能不能请进清远、肇庆等周边地方?
南方报业:有人担心城区扩容提质会不会成为新一轮的“造新城”?
汪一洋:新型城镇化需要有实实在在的载体,由工业化推动。为什么广州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深圳成为国家经济中心城市,还是改革开放推动了工业发展,集聚了大量的人口。企业喜欢集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好招,社会服务也好办。现在粤东西北要走这条路,还是以工业化做基础,通过建立园区,提高工业化水平,才能集聚人口,集聚的人口就要享受城市服务,城市就要提供住房、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设施,要提质,才会吸引更多的人,形成良性循环。
当城市发展到临界点的时候,我得到的和我失去的一样多的时候,就停下来了,产生逆城市化,人口往郊区走。但是按全国城市发展水平看,城市化还有很长。特别是粤东西北,城市化水平只有30%到40%,连全国平均水平都达不到,所以加速粤东西北中心城区扩容提质,还有很大需求,远达不到超前。城市发展是需要一定的超前度的,我们的问题经常出在眼光不足、超前性不够,而不是太超前。
南方报业:交通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这次《决定》提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采取以省级投入为主、省市合建模式,资本金原则按省(部)、市7:3的比例出资,设定这一比例的背景是什么?
汪一洋:如果说全部由省里来包的话,一方面省里包不住,另一方面,省市共建,市里就会提出,最需解决的路是哪些。如果是省里全包,市里就可能会不加区别地全部报上去。省里包了,不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我请客别人买单,肯定大把点菜,如果自己买单肯定够吃就行了,是一种机制问题,跟觉悟无关,要靠制度来约束。
为什么三七开,就是要达到既适应经济发展又适应财力状况的目的。有人说高速公路建设目标超出需求,其实超不超出地方最知道,鞋合不合脚穿的人最知道。即便出资30%,有些市也会遇到困难,所以省里又提出,由省出面协调金融部门融资解决市级资本金总额的50%。高速路是既拉动当前又保障未来的,如果“十三五”的路安排在“十二五”建,更早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成本也更低。
其实粤东西北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有一点补课的意味。要想富,先修路,路通财通,这是广东改革开放的经验,被全国各地学了。但是过去领先,现在不一定领先。改革开放从广东一马当先到如今万马奔腾,过去改革开放比人家早,现在很多省份的单项指标都追上来了,讲人均我们甚至落后于很多地方,现在我们尚有经济总量一项团体冠军在。所以广东一定要加快发展。我们高速公路总长度5000公里,排全国第三,仅次于河南、山东。上次省交通厅讲,“十二五”原来计划每年增加三百公里,增加三百公里后“十二五”末排第几?可能第四、第五位。我们增加三百公里人家增加四百公里,人家总量仅比你少五百公里,每年多一百公里,我们就落后了。所以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基础措施建设必须得跟上,争取一年增加五百公里,我们就有可能在未来五年还保持在前三。当然更重要的是支撑我们经济社会发展。
谈改革
旧的审批干预
市场正常运行
南方报业:《决定》还提出要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主要在哪些方面?
汪一洋:深化改革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都要改。硬环境是交通基础配套得改,软环境是行政审批制度、企业投资管理体制和商事登记制度都得改。批个企业两三年,等批下来市场都变化了。我们虽然改革了三十年,但审批的核心没怎么改,很多产能过剩恰恰是审批审出来的。比如钢铁产能过剩,2003年是3亿多吨钢,现在是9.7亿吨钢。地方政府要保钢,没有需求也生产,要保稳定,保GDP,不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每个省都有钢厂,越审批越过剩,但在政府不管的行业,空调、洗衣机、冰箱,政府不管,你去竞争,产能还是那么多,市场还是优质资源在占领。现在市场过剩了2亿多吨钢,靠什么来化解,又是靠行政整合,不是靠市场竞争。所以审批带来很多腐败,审批干预了市场正常运行,不能形成优胜劣汰,不能形成资源优化配置,产能过剩的地方的背后都有政府的手在。国务院也说要深化改革,减少审批,真正让市场发挥作用。广东的优势就是市场化程度高,必须发挥好这个优势。
谈期望
追上珠三角
还要二十年
南方报业:对于粤东西北地区的人民来说,也许他们更关心的是,什么时候能赶上珠三角的生活水平?也就是说粤东西北什么时候才能缩小与珠三角的差距?
汪一洋:前面说到,差距的拉大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那么要缩小这一差距,也要二十多年。而且差距扩大的速度很快,但是差距要缩小却很慢。其实这个拐点,差距缩小的趋势是2008年、2009年以后才出现,那么要赶上,再用个十多二十年,也正常。
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国外的标准是什么?我发现,不单是人均GDP,还有公共服务。我的收入只有你的30%,我的GDP只有你的20%,如果我能享受的公共服务相当于你的70%,事实上老百姓生活水平并不低。所以,区域协调发展不仅仅是把GDP做大做强,还要落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教育、医疗、公共文化、就业社保、收入差距、住房、扶贫双到等,把分子做大,分母留小,这样,每个人享受的社会服务更多。
总策划:莫高义 张东明
总指挥:王垂林 胡键
统 筹:郭亦乐 谭仕龙 郎国华
张翼飞 陈韩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