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堵费又来给车市“添堵”?
2013-9-9 来源:南方日报
笔“戈” 墨舞
这对车商来说,或许才是釜底抽薪的致命打击,没有了消费意愿,如何说服顾客掏钱购车。
经过多年的放风,拥堵费终于来了。
近日,北京市发布消息,根据“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要制定提高机动车使用成本的经济政策,未来将规划低排放区,制定征收交通拥堵费政策。北京市交通部门表示,在制定征收拥堵费政策过程中,将充分论证必要性和预期成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形成完善的方案后适时出台。
这对于车主来说,又将是一笔不菲的费用。而对于车市来说,又是一记重拳。
北京如果征收拥堵费,很可能将引起国内其他城市的效仿。以限购为例,2011年北京市率先实施限购政策,限制每年汽车增量,这一政策迅速被其他城市所跟进。目前,国内有广州、贵阳两地随后实施限购政策,西安、深圳、杭州、天津等城市也一度传出了要实施限购。
从效果来看,拥堵费与限购效果不一,限购只是限制车辆的过快增长,压制了消费意愿,而征收拥堵费直接降低了消费意愿。
以北京为例,一年增长24万辆,但在500万辆的保有车辆中,其使用没有受到影响。车商可以通过吸引消费者置换的方式获取市场份额。为此,去年北京市场的新车销售量恢复到了2008年的水平,这其中,置换的交易量已经与增量相差无几。
然而,一旦实施拥堵费,将会直接限制保有车辆的使用频率,这也会直接降低消费者对汽车消费的意愿,尤其是中级车以下的消费群体,其对车辆的使用成本更为敏感。这也就意味着,政策将直接降低车主对车辆的消费意愿。这对车商来说,或许才是釜底抽薪的致命打击,没有了消费意愿,如何说服顾客掏钱购车。
可以说,中国车市已经度过了政策环境最好的时期。现在的市场,由于车辆过快增长带来的弊病正不断显现,一二线城市的政策早已经从积极转变为消极,难以再迎来好的鼓励政策。对于车商而言,不再出台重拳或许已经十分幸福了。如今拥堵费再度来袭,该如何应对呢?
其实,拥堵费在国外早有征收的先例,从2003年2月起,伦敦开始征收市中心交通拥堵费。收费标准是每辆车每天进入收费区一次性交纳5英镑,2005年7月又调高到8英镑。1998年,新加坡也开始征收拥堵费,当车辆进入最为密集的中心城区,便会通过电子收费系统缴费,等等。
拥堵费有没有用?有没有必要收?现在是不是最好的征收时机?外界有了N年的讨论,支持与反对者均有。
现实的情况,便是北京不断恶化的环境以及拥堵不堪的交通。公安部交管局统计的数据,截至去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4亿辆,同比增长1500万辆,汽车驾驶人年增长2647万人,突破2亿人。北京在两年内机动车保有量就从400万辆跃升到500多万辆。
不过,从整体车市发展来看,即便没有利好消息,依靠着广阔的三四五线城市,依旧可以较为健康前行。
根据中汽协的统计,前7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33.50万辆和1229.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2.0%。这就意味着,即便一二线城市在限购的大环境下,市场依旧可以靠着中西部地区三四五线城市发展。
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一线城市对于汽车的利空消息还将会陆续出现。对于车商而言,最好的规避办法便是,深入、深入、再深入地贯彻渠道下沉的方针,将市场扩充至广阔的三四五线城市,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整体市场份额。
郭小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