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中共广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主管单位:广东省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关注我们
调查服务号
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热点资讯 > 广东要闻 > 佛山试点能否上升为顶层设计?
佛山试点能否上升为顶层设计?

2013-11-14 来源:南方日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2012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广东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五年行动计划》。在构建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方面,广东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该怎么走?
    前昨两日,省政协在佛山召开“加强社会和法制建设,构建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研讨会”,解剖佛山这只“麻雀”,为广东下一轮改革寻策。
    来自全国政协、省政协、省有关部门、珠三角九市政协的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激荡智慧,建言改革。省政协建议省直有关部门认真总结佛山等地构建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及时将地方创新的做法上升为省级乃至国家的顶层制度设计。
    ●南方日报记者 雷辉 通讯员 曾德明
    成绩▶▷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3在佛山
    佛山近年来围绕构建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做了很多探索。省政协认为,总结佛山经验,对加快我省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近期,省政协社法委课题组多次赴佛山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佛山市构建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佛山市在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营商环境差距,提升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课题组表示,佛山作为全省唯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市,以行政审批改革为突破口,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2012年佛山市GDP总量为6709.02亿元,同比增长8.2%。2013年1至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超过了全省(8.7%)的平均水平。2010年以来共发展培养出广东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4个,占全省省级集聚区总数1/3。
    依法治市方面,佛山成立市商会企业商事纠纷调解指导中心,引导律师对区域内或行业、商会内会员单位间的纠纷进行调解,建立起“调解+诉讼”、“调解+仲裁”和“调解+司法确认”的纠纷解决机制。
    行政体制改革方面,目前佛山五区改革行政审批事项695项,其中取消243项、转移119项、下放(委托)镇街47项、购买服务20项、调整优化167项。佛山还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搭建行政审批电子网络一体化平台,全面开通网上办事大厅,实现网上申报功能的行政审批事项占事项总数的92.22%。推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对没有前置审批要求的,申请人最快当天就可拿到执照。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平均办结时间从过去每宗一个月以上甚至半年缩短为7至8天。
    问题▶▷地方试点遭遇“违法”难题
    佛山改革又遇到了哪些问题?
    《报告》称,首先是改革缺乏上下联动。由于采取试点先行的改革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面临“下改上不改”的局面。以大部制改革试点的顺德区为例,41个党政机构被大刀阔斧地调整为16个部门,改革后一个部门要对应中央、省、市的几个甚至十几个部门,工作疲于奔命,也给企业办事带来不便。
    此外,创新的需求与法律的要求未能同步。审批事项的取消、放权等重点工作均需要突破现行法律法规,中央、省级层面上,有些相应的法律法规与地方的实际改革相悖。2012年9月,南海区实施企业注册登记改革后,工商、市场监管、卫生、环保等多个部门通过企业登记联合电子审批平台对企业许可经营项目进行联合审批。但由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外商投资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得到相应修订,因此外商投资企业暂时未能纳入企业注册登记改革中,仍需执行以往的“串联审批”。
    政府公布的购买目录事项难以找到合适的社会组织承接。省政协调研组表示,佛山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的社会组织292家,其中3A等级以上的社会组织只有157个,仅占登记在册社会组织的4%。
    镇街基层政府权责不对等也是一大问题。佛山市、区两级政府向镇街大量下放行政审批和行政管理事权,但人员编制仍然保留在上级机关,结果是下级机关责任大、任务重,而工作人员偏少,权责严重不对等。为完成工作任务,一些镇街基层政府只好大量聘请雇员和临时工,因此无证执法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如此,一些法律明确规定只有县(区)级政府才能行使的事项也采取委托管理等方式下放了,出现“镇街做事、盖区相关部门的章”情况,一旦出现法律纠纷,区相关部门仍然难辞其咎。
    建议▶▷为改革清除“拦路”法律法规
    如何破解这些问题?
    “建议省直有关部门认真总结佛山等地构建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及时将地方创新的做法上升为省级乃至国家的顶层制度设计。”省政协课题组建议进一步强化改革的法制保障,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营商法制体系。
    省政协称,行政审批因进行标准化建设、开展联合审批需突破现行法律、法规的,建议省人大、省政府结合我省实际情况进行理清,使各级有关部门能有法可依,形成共识,统一标准,确保审批的结果在全省、全国通行。
    鉴于佛山在推进行政改革中积累的经验,省政协建议将佛山列入广东省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试点城市,进一步加大佛山的改革力度,推动珠三角经济的发展。
    “应改革现行的企业年检制度,实行商事主体年报备案制度和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制度。”省政协建议佛山力争到2015年,网上办理投资审批备案业务达到90%以上;到2017年,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实现压减70%左右的目标,开办企业所需时间缩短到80天内。
    省政协还建议佛山进一步精简政府对企业投资的审批事项和审查环节,除需报国家核准的项目外,不涉及公共资源开发利用的项目一律取消核准,形成以备案制为主的管理体制。
    政协工作更“务实”
    以点带面促全省改革
    ■观察
    继11月12日在清远召开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建设专题调研和专场研讨后,省政协又在佛山就构建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进行专题调研及专场研讨。专题调研及专场研讨的基本做法是怎样的?
    省政协有关负责人称,一是虚功实做,做到边调研边促进工作。政协要在服务大局中“切实而不表面”,在促进发展中“务实而有作为”。在对清远经济社会发展作前期了解工作中,省政协发现位于连州的清远民族工业园发展遇到了难题,于是积极与省财政厅、民宗委等部门沟通,帮助连州向国家和省申请政策和资金支持。通过实实在在的措施,尽可能将政协工作变得“务实”。
    二是解剖麻雀,做到以点带面。以佛山为例,就是要从佛山构建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经验,达到以点带面促全省改革的目的,推动我省构建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全面展开。
    三是整合资源,做到四级政协联动。充分发挥了全国政协对地方政协的指导作用和地方政协的职能作用,努力做到全国、省、市、县四级政协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大大提高了系统联动的质量和实效。
    四是一次调研研讨,以后每年检查落实。今后,对省政协组织专题调研与专场研讨的地区,实行定期“回访”制度,跟踪专场研讨会提出的对策建议落实情况,及时反馈和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务求取得实效。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