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误读了延迟退休
2015-10-16 来源:人民日报
从国家层面看,延迟退休增加了经济发展的劳动力供给;从社会层面说,为未来的养老增强了支付能力
日前,人社部部长尹蔚民称,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要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
此言一出,舆论场就炸锅了。不少人反对。其实,客观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为了大家的根本利益。怎么说?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甚一日。事实明摆着,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越多;挣钱的越来越少,花钱的越来越多。这一减一加,让养老金支付压力也是日甚一日。
养老保险,说白了,就是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跷跷板”,这边高了,那边就低了。从咱们每个人自身出发考虑,就会明了这个道理:都早早退休了,吃谁的?
况且,老人的概念今时不同往日了。过去,人到50岁就发苍齿摇。现在医疗条件、生活水平提高了,70岁的人还能考驾照呢。所以,国家延长退休年龄的考虑,不是心血来潮拍脑门。
延迟退休,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扩大劳动年龄人口规模,降低每个劳动年龄人口供养的退休人数。从国家层面看,增加了经济发展的劳动力供给;从社会层面说,为未来的养老增强了支付能力;从个人层面看,大河有水小河满。
当然了,一项公共政策,只有在设计的起点上就包含公平的理念,才具有操作上的可行性。制定延迟退休政策,不能一刀切,必须考虑到劳动人群的地区差异、寿命差异、收入差异、职业差异等因素。
比如2010年,上海人预期寿命80.26岁,云南人预期寿命69.54岁,两地退休人口的预期余寿差异很大。如果延迟退休,势必导致不同人群享受养老金的时间长短各异,造成不公平。
因此,制定延迟退休政策,必须审慎,同时需要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现有的劳动力供给潜力,比如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等。(熊建)
【www.gdsqzx.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