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转型升级让中山立体呈现新活力
2016-2-29 来源:南方网
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广东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的“经济活力看广东·转型升级”网上主题采访报道活动在广东启动。40余名记者走访现场对广东经济形势进行深入调研, 2月26日上午,媒体采访团与中山市领导见面交流会在中山举行。(2月26日新华网)
伟人故里的中山市,“敢为天下先”是其城市精神的重要基因。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创新、全面转型,中山市实现了2015年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8.4%,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的好成绩。同时,它还是联合国“人居奖”、“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的获得者。这些瞩目成绩的取得,与中山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提升社会文明层次的高瞻远瞩、近划远谋息息相关。
中山转型升级中,创新驱动是重要动力源头。一是创新的全面综合性。像“1+7”创新工程,其综合性地涵盖了“科技创新、模式创新、组织创新、集群创新、要素资源集约创新、产城融合、生态环境创新、人才创新”等八大工程,这使得其创新发展更为科学、全面和机制化、长续化。二是在全面创新指导下,其更有精准发力的创新具化措施。如“四大抓手”,就抓住了“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知识产权”的重点创新领域,既适应实际,又有的放矢,中山也因此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三是创新研发经费舍得投入,其占生产总值比重达2.5%,位居全省前列。四是创新发展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在其“人才优先战略”中,打造出了“中山人才节”“中山高才会”“中山人才池”等品牌,近5年来培养引进了各类人才约27万人。五是让全民创业与全民创新有机结合,促进升级转型的规模化。全市鼓励与支持20多万家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目前户籍人口中平均每7个劳动人口就有1名创业者。
中山转型升级中,生态文明建设是重要保障。全市在推动经济转型中,并非重走过去“发展与污染”相间的死循环之路,而是着力建设一座“宜居之城”,让经济转型走向良性循环之路。全市5年来投入50亿元推进绿化工作,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010年的11.9平方米提高到2015年的18.6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90%以上,稳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考核在全省名列前茅。“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种发展理念上的“文明转型”,也为中山发展铺垫出久长的后劲与美好前景。
中山转型升级中,文明和谐建设是重要目的。发展的目的,就是“人的进步”。中山市提出了“一个理念、两个突破、三个共享”的治理目标,全面推进全民修身、全民治安、全民创食安、全民参与社会矫正工作和全民公益等行动,因此获评首批“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城市”。这种“包容增长、共建共享”理念的实施,以及其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让全市各类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不断涌现,共评出“中山好人”251人,其中18人荣登“广东好人榜”,荣登“中国好人榜”的有38人,位居广东省地级以上市的第二位。如此温暖人心、精神向上、心灵愉悦的宜居和美之城,才是中山不断进步的最深底蕴。
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不仅仅表现于基础性的经济数据上,还要体现于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源动力中;它更要凸显在经济发展之外的社会、自然和精神的不断提升上——在这轮转型升级发展的改革大潮中,中山市更为全面性、体系化、持久性的创新转型之举,为人们树立了一个立体化、标杆式的活力发展新榜样。(来源:南方网 作者:陈怀瑜)
http://www.gdsqzx.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