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地图”见证深圳“城市温度”
2016-8-19 来源:南方网
17日,记者从深圳市卫计委获悉,深圳将改变各医院“单打独斗”的模式,计划推出全市中风和心梗“急救地图”,将由覆盖全市各区的定点救治医院和120急救网络组成,形成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区域协同医疗救治体系,提升全市急性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的医疗救治能力。(8月17日南方网)
说起来,深圳脑中风和心梗“急救地图”也是生命“绿色通道”,是基于严峻救治形势而给出的应对性举措。临床证明,脑卒中、心梗这些心脑血管疾病日益高发,死亡率、致残率高。据统计,深圳圳市每年有将近3万余人患“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急症,脑卒中每年也平均以10%的速度增长。然而,目前仅有不到10%的急性心梗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时间就是生命,布局脑中风和心梗“急救地图”,就是打通生命“绿色通道”。
深圳脑中风和心梗“急救地图”亮点多多。首先,将脑中风和心梗作为单独的病种进行统筹安排,就已经体现了对生命的关切。因为这些心脑血管疾病一旦急性发作,死亡率、致残率高,对救治时间、科学救治的要求极高。故而,“第一时间救治”、“最佳救治”已成为它们的根本原则。
其次,全市中风和心梗“急救地图”,改变各医院“单打独斗”的模式,统筹安排,确保了科学救治、生命“绿色通道”的畅通。各医院“单打独斗”之下,或存在病人跨地区救治的情况,要么进入医院后不能获得最佳治疗,要么再入院需数据重建而贻误救治时机等等。如今,全市一盘棋,救治指挥中心统一协调救治过程,全市的院前救护、入院救治、数据共享一盘棋,确保病人到最近的医院救治、获得最佳的治疗方案、再入院数据共享。
再者,为确保统一协调救治的效果,还有相应的制度保障。首先,在定点医院内,进一步强化优化绿色通道,要求快速诊断与治疗、先诊疗后收费、导管室24小时值班、能院前或急诊一键启动导管室,确保“第一时间救治”;其次,120急救中心、各定点医院之间还将建立联动机制,包括会诊制度,转运制度、制定统一流程图、进行持续改进,确保科学救治;“医院必须设有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ICU、康复等独立科室”等医院配置要求,以及心梗患者90分钟内需开通血管的强行要求,脑卒中值班制度、急性脑卒中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及制度、急性卒中病例数据库支队等的设立,都让“急救地图”有了更强的制度保障。
可以说,放眼全国,深圳脑中风和心梗“急救地图”也属于领先的医疗救治理念和先进的救治方式,体现了敢为天下先的深圳精神,见证城市温度,值得其他地区借鉴与学习。进而言之,名为某个病种的专业化救治,看似是对特定人群的实惠,可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深圳那浓郁的民生情怀,与深圳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民众的医疗卫生水平的民生目标相一致,是助力“民生深圳”、“幸福广东”的最佳见证。(来源:南方网 作者:朱清建)
【来源: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www.gdsqzx.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