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居民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 最不满意的是生态环境
2016-9-5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新快报记者 罗琼 实习生 朱佩怡
《2016年广州市居民幸福感状况调研报告》出炉
《2016年广州市居民幸福感状况调研报告》(下称报告)近日出炉。该报告由广州市委宣传部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合作建立的幸福广州心理服务与辅导基地编制,具有科学性及权威性。
报告指出,广州市居民的总体幸福感得分为3.27分(总分5分),处于中等水平,政府需要在改善生态环境、改革和完善交通系统、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性等方面多下功夫,切实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调查结果
●总体情况
“生态环境”项目分数最低
据了解,2016年,课题组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获取样本,问卷发放范围涵盖天河、海珠、越秀、荔湾、白云、番禺、花都等区,共发放问卷16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74份,回收有效率达92.13%。
广州居民幸福感状况由个人发展、生活质量、政府服务、社会环境、社会公平、精神生活、生态环境共7项一级指标构成。数据显示,除了生态环境外,其余六项指标的分值均在“一般水平3分”以上,总体幸福感得分为3.27分,处于中等水平。
●性别差异
男人比女人幸福一点
纵观2014、2015及2016年的数据来看,男性的总体幸福得分也比女性高。课题组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犹存,对于男性而言,个人和事业的发展仍旧是第一位的;但对于新时代女性而言,在追求个人发展之余,同时还要“主内”,因此女性比男性面临更多压力,导致女性居民的得分低于男性居民。
●婚姻状况
中年离异精神压力更大
在总体幸福感上,不同婚姻状况的居民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精神生活维度上,离异的评分最低。课题组通过交叉列表分析发现,离异者大多是36-45岁的居民,说明“人到中年”的压力下,婚姻更容易出现问题。同时,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离异状态会影响归属和爱的需要的满足,因此导致了离异居民在精神生活维度的满足感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丧偶居民在七个维度和总体幸福感的得分均为最高。但课题组认为,受限于取样条件,参与测评的丧偶居民较少,该数据不足以代表广州市丧偶居民的整体水平。
●教育程度
初中学历的人最幸福
初中学历居民的总体幸福感比其它学历要高,而硕士学历居民最低。课题组认为,每个个体都具有人格独特性。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对幸福生活的评价标准也随之增高,反之,低学历的居民因学识有限,容易知足。
●居住地域
白云区居民最幸福
白云区居民的幸福度连续三年位列全市第一,而天河区则长期垫底。课题组的成员、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研究员罗品超表示,白云区居民的总体需求,跟区域发展现状可是相匹配的,而天河区属于广州的商业中心,物价房价均较高,生活压力较大。
●居民心声
六成人认为该过更好的生活
64.1%的受访者认为,我应该过上比现在更好的生活。
调查显示,影响居民幸福感提升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生活质量和社会环境。在生活质量上,居民对于交通出行状况、交通安全状况以及目前的消费水平这三项满意度较低;而在社会环境方面,居民对食品药品安全状况、社会诚信和社会消费环境比较不满意。这也意味着,政府需要在改革和完善交通系统、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性等方面多下功夫,切实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母乳宝宝幸福得像花一样”母乳快闪活动在广州某景区举行。新快报记者郗慧晶/摄(资料照片)
■在广州市食药监部门举办的食品安全大讲堂活动中,主办方带街坊参观越秀区食品药品真假鉴别与宣传教育基地。新快报记者夏世焱/摄(资料照片)
计算方式
幸福感是怎样算出来的?
七项一级指标44项二级指标组成“幸福感公式”
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那它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原来,这背后真的有一套“幸福感公式”。
2011年,广州市提出了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目标。同年6月,广州市委宣传部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合作建立了幸福广州心理服务与辅导基地,开展相关科研活动及社区服务,广州市居民幸福感状况调研报告,就是基地的其中一项科研成果。
幸福广州心理服务与辅导基地的成员、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研究员罗品超介绍,2013年,该机构在收集大量科研资料和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了《广州市居民幸福感评价指标问卷》。这份问卷,由个人发展、生活质量、政府服务、社会环境、社会公平、精神生活、生态环境共7项一级指标、44项二级指标组成,主要考察广州市居民的各项生活满意度。课题组发放问卷,由受访居民对44道题目进行评价,再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评定方法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对于该项目满意度越高。最后,每个一级指标的满意度乘以该指标的权重,然后加和,就形成了广州市居民总体幸福感。除此之外,课题组还自编了相对剥夺感问卷、人口学情况调查表及开放性问题,用以更加全面、客观地呈现广州居民幸福感状况。
该机构负责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郑希付透露,2013年起,上述调研报告开始进行年度发布,并被收入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编纂的社会蓝皮书中。
●幸福感公式
广州居民总体幸福感=个人发展平均分×10%+生活质量平均分×25%+精神生活平均分×15%+社会环境平均分×15%+社会公平平均分×10%+政府服务平均分×10%+生态环境平均分×15%
相关问答
关于幸福的六个问答
来看看专家们怎么说
幸福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获得幸福?一提起幸福,人们总有无数疑问,也有无限憧憬。新快报也请来幸福广州心理服务与辅导基地的老师,就当下的幸福热点问题,一一作答。当然,在幸福的领域里,永远没有标准答案。老师们的回答,更多地是给正在幸福路上奔走的你我他一点启发。
1 问:钱能不能带来幸福?
答:一定区间内,钱越多,越幸福。
郑希付(幸福广州心理服务与辅导基地负责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首先,没钱不代表没幸福。幸福是对自己总体状态的满意度,也就是说,人对自己的满意度越高,就越觉得幸福。所以,任何阶层的人,都有他的幸福感。比如说流浪汉,或者普通老百姓,他们所处的社会层次不高,但只要他们对自身是满意的,那他们的幸福指数也很高。
其次,钱的确能够带来幸福。根据我们的研究,当个人月净收入从0元提升至到8000元时,钱与幸福感,也成正比例上升。
不过,这个“月净收入”,是指个人在已经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且在房贷还清或者没有房贷的情况下,每个月有8000元可供支配。此时,由钱所带来的幸福感,是最强烈的。在此之后,钱越多,不见得越幸福。(记者注:郑希付补充道,“月净收入8000元”是2013年的数据,现在这个月净收入的水准可能要再往上提一点。)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一定的金钱和房产,可以满足人类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当人的这些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他就想要追求更高层次的东西,而钱已经不再是其中的主导因素。
2 问:爱情到底能不能带来幸福?
答:好的关系都能带来幸福。
郑希付:爱情是一种情感关系,而好的情感关系,的确能够带来幸福。一个人,如果他有好的爱人关系,好的家庭关系,好的朋友关系,好的同事关系,那么他肯定是幸福的。
刘学兰(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当一个人通过金钱或者其它物质手段获得了基本的生存条件和安全感之后,他对爱与归属的渴望就会更加强烈,会更想拥有好的关系。哈佛大学通过长达76年的研究也发现,良好的关系能够让人们幸福。
3 问:怎么样才能拥有好的爱情,好的关系?
答:不要总想着去改造对方。
刘学兰:要获得一个良好的情感关系,接纳、认同和理解,都很重要。接纳,就是要接纳对方有缺点,有不完美,并且认同对方、肯定对方。在任何关系里,尤其是在爱情里,不要想着去改造对方,更不要带着改造对方的心情进入婚姻,因为这注定会失败。
此外,就是要理解,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的思想和行为。再者,就是要跟对方进行有效的沟通,说“爱的语言”。这种“爱的语言”,不仅仅是在口头上表达自己对另一半的肯定与鼓励,还包括为对方做一些事情、给对方陪伴,等等。
为了让一段关系能够保鲜,双方也可以一起去做一些相对新奇的活动,比如说到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旅行,做一些从来不敢尝试的事情等等。还可以设立一个共同的生活目标,这样会增加关系的凝聚力,双方为了这个目标去共同努力。
4 问:原生家庭模式影响到个人幸福,怎么办?
答:提高觉察能力,打破它。
刘学兰:原生家庭对每一个人都会有影响。许多人在结婚之后都发现,自己在重复原生家庭的模式,比如焦虑模式、教育孩子的方式等等。在恋爱或者结婚后,双方都应该提高对原生家庭的觉察能力,打破这种原生家庭消极的模式。
怎么提升自我觉察能力呢?恋人或者夫妻双方,可以观察自己父母的日常相处模式,跟他们进行沟通。也可以双方相互观察对方的家庭,因为当局者迷,对方可能会看得更清楚。在此前提下,两个人可以做一个交流,对各自的原生家庭更加了解。
新婚的夫妻,要学会跟原生家庭分离,不能让更多的东西掺杂在自己的家庭中。比如说,一个小家庭成立后,常常不开伙,今天到公公婆婆家吃一顿,明天到爸爸妈妈家吃,那么这个小家庭就不能获得很好的生命力,就很容易被原生家庭影响,有时候要适度从原生家庭中分离,自己的家庭才能获得成长的动力和生命力,对自己的家庭建立会有好处。
5 问:患了抑郁症还能幸福吗?
答:找到生活的支撑点。
郑希付:抑郁症患者的幸福感是比较低的。他们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无价值感”,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没有价值,他所看到的世界是灰色的,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会有自杀倾向。
抑郁症跟抑郁倾向,两者很难区分。有时候,人会因为孤独、挫折,或者压力大而产生抑郁倾向,如果这种抑郁倾向是周期性地出现,那么很可能他就有抑郁症了。
严重的抑郁症,是要通过药物治疗的。其次,有抑郁症或者抑郁倾向的人,要学着给自己找支撑点,还有就是社会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关怀。
6 问:想学点心理学,有什么途径?
答:参加高校活动,留意作者背景。
刘学兰:通常来说,高校组织开展的心理学活动是比较正规的,可以通过学校官网等途径了解活动信息。
郑希付:普通的心理学爱好者,可以多看一些科普类的文章,等有一定积淀之后再接触专业书籍。
罗品超(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研究员):有很多心灵鸡汤也是打着心理学的旗号,可以在阅读之前先查查作者背景,看他是不是受过专业的心理学训练。(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罗琼)
■广州市海珠区食药监派出流动检测车对肉类和蔬菜进行抽样检查。 新快报记者毕志毅/摄(资料照片)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