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家外功夫要下足
2016-9-28 来源:人民日报
居家养老有个公式:家庭+社会服务=幸福晚年,社会服务的短板必须补上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养老要以居家为基础。为何居家是基础?一来我国老人人数多,现在已有两亿多,将来还会增加,全住养老院不现实;二来也是咱们自己的文化和习惯使然。很多老人愿意儿女绕膝,乐享天伦,不想那么“独立”。
这么说,养老就是各靠各家、各养各妈?
也不是。现代居家养老,跟过去的自家养老,形式上看着挺像,但有本质的区别。
自家养老,这是传统社会里的主流养老方式。主要是靠儿女反哺来实现。没有子女,姻亲、宗族接过这个义务。基本是一个家庭内部事,顶多拓展到宗族,自个顾自个。这种养老方式是自然主义的,抵御风险能力弱,子女负担沉重,也影响养老的质量。
居家养老,老人虽然也在家中度晚年,子女同样要尽义务,但架构是开放的,本质上是社会化养老。养老保障的主体由一变多:本人可以借助金融工具,将年轻时创造的财富留到老时使用,子女尽赡养义务,政府兜底扶助,社会和社区的补位,市场提供专业化服务……形成了多方位的供养模式。养老资源由少变多,老年人的生活更有保障。
这就好比现代特种兵和古代勇士的区别。看似都是一个人作战,但前者只是支点,后者是全部。前者可以随时随地呼叫后方支援,招来远程炮火甚至巡航导弹;后者只能单枪匹马闯入重围。优质的居家养老,人虽在家,“远程支援”却是随时可以呼叫的。
E时代有一个公式:我+计算资源=更强大的我;居家养老也有个公式:家庭+社会服务=幸福晚年。这个社会服务,意味着健全的社区组织、完善的养老制度、充分发育的养老服务市场。这些资源在很多地方还比较薄弱,甚至还流于形式。“老年饭桌”办着办着关了,社区老年中心的活动有一搭没一搭,养老服务项目供给有限、送饭洗衣等基本家政服务都提供不了,家庭周围没有完备的生活圈……特别是在二三线城市,情况更突出一些。这些短板,必须抓紧补足。
朱熹有句诗,叫“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家庭是半亩方塘,离不开家外持续供给的源头活水;陆游也有句诗:“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居家养老的家外功夫,还是要下足才是。(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陈飞雪)
【www.gdsqzx.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