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中共广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主管单位:广东省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关注我们
调查服务号
名家专栏
当前位置:名家专栏 > 名家观点 > 德国科研创新的保障机制
德国科研创新的保障机制

2016-9-30 来源:学习时报

  德国长时间居于制造大国地位,源于完善的科研保障机制。德国从上到下建立了各种创新研发机构,形成了完善的研发体系。

  门类齐全的科研机构

  首先是处于研发核心地位的高等院校,在高等院校里面的科研机构又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综合性大学的研究机构,这类研究机构的综合科研实力较强,而且和各国的科研机构交往广泛,信息互通频繁,对于世界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更多地进行基础性研究。第二种是单科型工业大学的研究机构,这类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产品设计,更多地趋向于实践应用型的研究,而且由于具有单一工业科目优势,往往更加精细化。第三种是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机构,这类研究机构与企业联系更加紧密,直接为企业进行技术服务,能够更好了解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市场需求,开发的产品更具实际应用性。

  独立于大学之外的社会科研机构在德国科研创新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科研机构往往由很多小的科研机构组成科研协会之类。比如海尔姆霍尔茨联合研究中心,拥有16个科研机构,有2.3万科研从业者。由于科研实力雄厚,这类科研机构一般从事物质结构、地球与环境、交通和太空、卫生健康、能源等具有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

  除此以外,很多工业企业都设有自己的科学研发机构。这类科研机构由于和生产紧密结合,一直以来受到德国政府的支持,所以数量众多,占据了全国科研机构80%,从业人员达到了30万人。

  广泛参与的中介组织

  德国不仅科研机构完善,还有众多的中介机构全面参与到科研创新中来。这些中介机构覆盖的业务范围广泛,但又各司其职。

  有一类专门负责监督公共基金支持科研项目的中介机构。这类机构一般独立运营,但人员属于科研机构,机构人员的薪金和日常经费从项目中支出。它们的明确任务就是为资助项目进行前期准备、申请、项目评估。德国的商会、协会机构主要担负这样一些中介业务:在企业和政府之间进行沟通;帮助政府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中小企业的管理人才进行培训;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等。

  负责向企业进行技术转移的机构主要有:德国技术转移中心,属于非营利性机构,主要向企业提供技术、专利咨询等;史太白转移中心,隶属于民间机构史太白基金中心,该中心采取市场化运营模式,带有营利性质;弗朗霍夫协会,具有半官方性质,致力于技术研发,服务于中小企业。

  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

  人才是创新的关键,而良好的用人激励机制是实现科技创新的根本源泉。建立动态的科研机构用人机制是德国工业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围绕大学科研人员是实施这一机制的核心。

  最初德国大学实行的是教授终身制,但这种制度限制了青年科研人员的发展空间。按照德国法律规定,大学教授的身份为公务员,享受政府规定的C级工资待遇,每两年自动上调,同时还可以享受特殊津贴。博士毕业后在高校从事科研工作的年轻人,获得教授资格极为困难,他们必须用7—8年时间才能完成教授资格考试,然后进行教授资格职位的竞聘,在德国高校首次获得教授席位的年轻人一般年龄为42岁左右,但在获得教授席位前,他们的科研和教学都由教授安排。显然,无论从晋升教授程序上还是从事科研的方式上都大大制约了年轻科技人员的科研热情。与此同时,大学教授的聘用方式也制约了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人才流动,因为作为教授如果流向企业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其薪水和养老金等待遇。鉴于此,德国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人才改革激励计划,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从事科研的动力,提高了高校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实施“青年教授席位”计划。该计划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教授终身制对青年人才成长的阻碍,采取了一套更加有利于青年人竞聘的方式。“青年教授”拥有相对较多的科研、教学和带博士生等方面的权利,同时还掌握一定的科研经费。“青年教授”可以应聘“终身教授”,但需要在外校毕业,否则就要到外校应聘。与此同时,还规定以工作经历替代教授资格考试,这就大大激发了青年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

  科研机构人才国际化战略。人才队伍的高度国际化是德国国家公共科研机构的基本特征。德国通过人才机制吸引了各国人才,以留住在德国留学的外国高端人才为主要目的。同时,德国科研机构高度国际化的另一表现就是以大力实施国家间的科研合作为主要发展战略,德国的科研机构与国外的大学、企业等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展示出了德国科研机构的实力和影响力。

  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

  资金是进行科研的基础,没有持久和数额巨大的资金投入就无法做到科研的开展。德国为了保持工业、科技的创新力,对科研机构实施了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持政策。

  德国在科研方面资金投入的基本原则就是:少规划竞争性研究项目,多给予国家科学机构稳定支持。尽量保证科研人员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让科研人员不必迫于科研经费的压力去争取项目。

  德国在科研方面的资金投入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2.3%以上,其投入的比例以及人均量居世界第三位。从投入领域来看,德国科研经费更多地投入到了基础性研究中。这部分经费占科研投入资金总额的19%,高于美国和日本。此外,德国也非常重视对民间科研机构的投入,其比例、数额都远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从投入项目来看,德国将更多的资金投向了重点项目,包括有益于提高经济实力、具有战略意义,以及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关键项目。

  除了政府保证科研的资金投入外,德国企业普遍重视科研资金的投入。作为一个以工业制造为主体的国家,更多的是需要不断制造新产品。在对海外市场依赖程度较深的情况下,保持产品的创新性和先进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德国工业界对科技的投入占整个德国“研究和发展计划”预算比例的64%,居世界第二位。(作者:孙新 来源:学习时报)



【www.gdsqzx.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