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老工业基地如何实现转型
2016-11-14 来源:学习时报
作为德国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探索转型之路。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鲁尔区从一个高炉林立的煤钢工业基地,蜕变成一个集电子信息、新式能源、生物医疗、文化教育、休闲创意和旅游服务等于一体的欧洲大都会。当前,鲁尔区的转型仍在进行中。纵观德国鲁尔区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史,管根本、管长远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产业转型增动力
1968年,在北威州政府制定的《鲁尔发展纲要》推动下,煤钢传统产业内部进行技术改造和“关停并转”,为鲁尔区产业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鲁尔区第一次产业转型,依托煤钢资源优势,延长拉伸产业链条,形成了化学化工、机械制造等主要新兴工业部门。同时,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在1979年《鲁尔行动计划》带动下,实施一定的投资补贴政策,引进了一批电子信息、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企业。第二次转型始于1989年。北威州政府启动埃姆舍公园国际建筑展计划,注重生态环境修复和历史文化保护。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鲁尔区形成了以服务和文化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门类。目前,在鲁尔区220万的就业大军中,从事服务部门的人员比例高达70%。在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四大专业领域中,医疗管理、物流业就业人数大约分别为23万、16万,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领域约为8万人,化学领域仅为2.5万人。
基建完善筑活力
在产业转型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拓展扩建交通运输,建立完善的立体交通体系。早在1968—1973年的鲁尔区交通规划中,就明确提出对以前的交通线路进行技术改造。通过加强水路联运,修建新的高架铁路和高速公路,引进新型列车,建立区内快车线,增强区内边远地区与中心城市之间以及它们内部之间的相互联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鲁尔区建成了欧洲最稠密的交通网,拥有1万多公里的铁路线,600公里的高速公路,3300公里的乡村公路,270公里的水运内航道和繁忙的航空运输线,大大方便了人们出行、投资设厂和商贸往来。二是不断更新能源设施,光伏发电、绿色建筑逐步成为主流。1998年10月,德国政府提出了10万屋顶计划,对屋顶太阳能发电给予较高的补贴,推动了太阳能发电系统在鲁尔区的规模化应用。三是建立起便利快捷、高效运行的现代通讯和物流设施。受益于德国实施的《21世纪德国信息社会》(1999)、《德国高技术战略》(2006、2010)、《工业4.0战略》(2013)以及《德国数字化战略2025》(2016)等国家政策,鲁尔区建立了世界一流的互联网、物联网基础设施,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科教文化长智力
区域转型,最根本的是要实现人的转型,实现知识、技能和文化的转型。从1962年第一所大学——波鸿鲁尔大学建立开始,鲁尔区陆续建设了20多所应用科学类大学,设置了500个专业课程,鲁尔区成为了世界上最密集的教育和研究中心之一。充足的经费是鲁尔区教育繁荣的保障。《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提出,2015年社会总支出中教育和研究的比例增加至GDP的10%,这一目标在鲁尔地区基本实现。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3%,其中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投入1/3,带动经济界投入2/3。为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鲁尔区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从多特蒙德经过波鸿、安森、哈根直到杜伊斯堡建立起一条贯穿鲁尔全区的技术转化之路。成立专门的“鲁尔区风险资本基金会”和专业的新技术服务公司,为新技术应用提供资金、咨询服务。在文化上,尊重历史、敬重历史,将工业遗址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形成了3500多所工业遗址、200座博物馆、120个剧场、100多个文化中心和音乐厅。2010年,艾森被指定为2010年欧洲文化之都。
生态修复聚潜力
生态转型是区域转型的必然选择,是吸引人才的天然磁石。针对1962年鲁尔工业区雾霾事件,1964年北威州颁布了《雾霾法令》。在联邦政府层面,颁布《联邦污染防治法》(1974),缔结《关于远距离跨境大气污染的日内瓦条约》(1979),签署《哥德堡协议》(1999)。从2005年1月1日起,德国实行统一的欧盟排放标准。如今,环境气候保护成为鲁尔区转型之路的一大亮点。鲁尔城市群2022年的发展目标,变成了以气候、变化、城市为主题。针对河道污染,建立完整的供水系统和污染净化系统。针对报废的矿井,进行修整。针对污染严重的土地,由州政府出面设立土地基金,购买、修复、转让给投资者。在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的同时,实施营造绿色空间计划。1989年实施的为期十年的《埃姆舍公园国际建筑展计划》,涉及植被保护和绿色景观打造、埃姆舍河污水收集网生态改造、花园式工厂转型、工业遗存建筑保留与改造等六大主题。这一计划投资总额高达40亿马克,除了本地政府提供了公共投资外,还接受了欧盟的公共性资金,吸引了1/3的私人投资。
社会保障汇合力
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运行的缓冲器,也是区域转型的减压阀。完善的社会保障,在区域稳定有序转型中,发挥着定海神针的作用,不仅能够承接转型带来的摩擦与震荡,还能够转化为积极推动转型发展的合力。社会保险是德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领域,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事故保险、失业保险和护理保险五大类别。健全的保险制度,保证了鲁尔区煤矿工人及其后代良好的生活和充分的教育。面对转型带来的失业,联邦政府支付法定的失业保险金、失业救济金、职业培训补助金等,从经济上尽可能的把失业的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并最大限度地促进再就业。为了增加新就业岗位,州政府吸引企业向鲁尔区煤矿集中的北区投资建厂,曾提供相当于其投资总额10%的就业赠款。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推行职业教育、在职培训,尽可能吸纳就业人员。直到今天,多特蒙德市的手工制造依然比较兴旺,吸纳了不少劳动力。2016年4—7月,鲁尔区所在的北威州失业率已下降至8%以下,尽管仍然高于德国的平均水平,但相对于过去的两位数字来说,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作为德国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探索转型之路。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鲁尔区从一个高炉林立的煤钢工业基地,蜕变成一个集电子信息、新式能源、生物医疗、文化教育、休闲创意和旅游服务等于一体的欧洲大都会。当前,鲁尔区的转型仍在进行中。纵观德国鲁尔区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史,管根本、管长远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产业转型增动力
1968年,在北威州政府制定的《鲁尔发展纲要》推动下,煤钢传统产业内部进行技术改造和“关停并转”,为鲁尔区产业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鲁尔区第一次产业转型,依托煤钢资源优势,延长拉伸产业链条,形成了化学化工、机械制造等主要新兴工业部门。同时,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在1979年《鲁尔行动计划》带动下,实施一定的投资补贴政策,引进了一批电子信息、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企业。第二次转型始于1989年。北威州政府启动埃姆舍公园国际建筑展计划,注重生态环境修复和历史文化保护。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鲁尔区形成了以服务和文化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门类。目前,在鲁尔区220万的就业大军中,从事服务部门的人员比例高达70%。在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四大专业领域中,医疗管理、物流业就业人数大约分别为23万、16万,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领域约为8万人,化学领域仅为2.5万人。
基建完善筑活力
在产业转型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拓展扩建交通运输,建立完善的立体交通体系。早在1968—1973年的鲁尔区交通规划中,就明确提出对以前的交通线路进行技术改造。通过加强水路联运,修建新的高架铁路和高速公路,引进新型列车,建立区内快车线,增强区内边远地区与中心城市之间以及它们内部之间的相互联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鲁尔区建成了欧洲最稠密的交通网,拥有1万多公里的铁路线,600公里的高速公路,3300公里的乡村公路,270公里的水运内航道和繁忙的航空运输线,大大方便了人们出行、投资设厂和商贸往来。二是不断更新能源设施,光伏发电、绿色建筑逐步成为主流。1998年10月,德国政府提出了10万屋顶计划,对屋顶太阳能发电给予较高的补贴,推动了太阳能发电系统在鲁尔区的规模化应用。三是建立起便利快捷、高效运行的现代通讯和物流设施。受益于德国实施的《21世纪德国信息社会》(1999)、《德国高技术战略》(2006、2010)、《工业4.0战略》(2013)以及《德国数字化战略2025》(2016)等国家政策,鲁尔区建立了世界一流的互联网、物联网基础设施,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科教文化长智力
区域转型,最根本的是要实现人的转型,实现知识、技能和文化的转型。从1962年第一所大学——波鸿鲁尔大学建立开始,鲁尔区陆续建设了20多所应用科学类大学,设置了500个专业课程,鲁尔区成为了世界上最密集的教育和研究中心之一。充足的经费是鲁尔区教育繁荣的保障。《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提出,2015年社会总支出中教育和研究的比例增加至GDP的10%,这一目标在鲁尔地区基本实现。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3%,其中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投入1/3,带动经济界投入2/3。为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鲁尔区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从多特蒙德经过波鸿、安森、哈根直到杜伊斯堡建立起一条贯穿鲁尔全区的技术转化之路。成立专门的“鲁尔区风险资本基金会”和专业的新技术服务公司,为新技术应用提供资金、咨询服务。在文化上,尊重历史、敬重历史,将工业遗址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形成了3500多所工业遗址、200座博物馆、120个剧场、100多个文化中心和音乐厅。2010年,艾森被指定为2010年欧洲文化之都。
生态修复聚潜力
生态转型是区域转型的必然选择,是吸引人才的天然磁石。针对1962年鲁尔工业区雾霾事件,1964年北威州颁布了《雾霾法令》。在联邦政府层面,颁布《联邦污染防治法》(1974),缔结《关于远距离跨境大气污染的日内瓦条约》(1979),签署《哥德堡协议》(1999)。从2005年1月1日起,德国实行统一的欧盟排放标准。如今,环境气候保护成为鲁尔区转型之路的一大亮点。鲁尔城市群2022年的发展目标,变成了以气候、变化、城市为主题。针对河道污染,建立完整的供水系统和污染净化系统。针对报废的矿井,进行修整。针对污染严重的土地,由州政府出面设立土地基金,购买、修复、转让给投资者。在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的同时,实施营造绿色空间计划。1989年实施的为期十年的《埃姆舍公园国际建筑展计划》,涉及植被保护和绿色景观打造、埃姆舍河污水收集网生态改造、花园式工厂转型、工业遗存建筑保留与改造等六大主题。这一计划投资总额高达40亿马克,除了本地政府提供了公共投资外,还接受了欧盟的公共性资金,吸引了1/3的私人投资。
社会保障汇合力
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运行的缓冲器,也是区域转型的减压阀。完善的社会保障,在区域稳定有序转型中,发挥着定海神针的作用,不仅能够承接转型带来的摩擦与震荡,还能够转化为积极推动转型发展的合力。社会保险是德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领域,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事故保险、失业保险和护理保险五大类别。健全的保险制度,保证了鲁尔区煤矿工人及其后代良好的生活和充分的教育。面对转型带来的失业,联邦政府支付法定的失业保险金、失业救济金、职业培训补助金等,从经济上尽可能的把失业的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并最大限度地促进再就业。为了增加新就业岗位,州政府吸引企业向鲁尔区煤矿集中的北区投资建厂,曾提供相当于其投资总额10%的就业赠款。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推行职业教育、在职培训,尽可能吸纳就业人员。直到今天,多特蒙德市的手工制造依然比较兴旺,吸纳了不少劳动力。2016年4—7月,鲁尔区所在的北威州失业率已下降至8%以下,尽管仍然高于德国的平均水平,但相对于过去的两位数字来说,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作为德国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探索转型之路。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鲁尔区从一个高炉林立的煤钢工业基地,蜕变成一个集电子信息、新式能源、生物医疗、文化教育、休闲创意和旅游服务等于一体的欧洲大都会。当前,鲁尔区的转型仍在进行中。纵观德国鲁尔区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史,管根本、管长远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产业转型增动力
1968年,在北威州政府制定的《鲁尔发展纲要》推动下,煤钢传统产业内部进行技术改造和“关停并转”,为鲁尔区产业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鲁尔区第一次产业转型,依托煤钢资源优势,延长拉伸产业链条,形成了化学化工、机械制造等主要新兴工业部门。同时,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在1979年《鲁尔行动计划》带动下,实施一定的投资补贴政策,引进了一批电子信息、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企业。第二次转型始于1989年。北威州政府启动埃姆舍公园国际建筑展计划,注重生态环境修复和历史文化保护。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鲁尔区形成了以服务和文化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门类。目前,在鲁尔区220万的就业大军中,从事服务部门的人员比例高达70%。在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四大专业领域中,医疗管理、物流业就业人数大约分别为23万、16万,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领域约为8万人,化学领域仅为2.5万人。
基建完善筑活力
在产业转型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拓展扩建交通运输,建立完善的立体交通体系。早在1968—1973年的鲁尔区交通规划中,就明确提出对以前的交通线路进行技术改造。通过加强水路联运,修建新的高架铁路和高速公路,引进新型列车,建立区内快车线,增强区内边远地区与中心城市之间以及它们内部之间的相互联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鲁尔区建成了欧洲最稠密的交通网,拥有1万多公里的铁路线,600公里的高速公路,3300公里的乡村公路,270公里的水运内航道和繁忙的航空运输线,大大方便了人们出行、投资设厂和商贸往来。二是不断更新能源设施,光伏发电、绿色建筑逐步成为主流。1998年10月,德国政府提出了10万屋顶计划,对屋顶太阳能发电给予较高的补贴,推动了太阳能发电系统在鲁尔区的规模化应用。三是建立起便利快捷、高效运行的现代通讯和物流设施。受益于德国实施的《21世纪德国信息社会》(1999)、《德国高技术战略》(2006、2010)、《工业4.0战略》(2013)以及《德国数字化战略2025》(2016)等国家政策,鲁尔区建立了世界一流的互联网、物联网基础设施,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科教文化长智力
区域转型,最根本的是要实现人的转型,实现知识、技能和文化的转型。从1962年第一所大学——波鸿鲁尔大学建立开始,鲁尔区陆续建设了20多所应用科学类大学,设置了500个专业课程,鲁尔区成为了世界上最密集的教育和研究中心之一。充足的经费是鲁尔区教育繁荣的保障。《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提出,2015年社会总支出中教育和研究的比例增加至GDP的10%,这一目标在鲁尔地区基本实现。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3%,其中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投入1/3,带动经济界投入2/3。为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鲁尔区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从多特蒙德经过波鸿、安森、哈根直到杜伊斯堡建立起一条贯穿鲁尔全区的技术转化之路。成立专门的“鲁尔区风险资本基金会”和专业的新技术服务公司,为新技术应用提供资金、咨询服务。在文化上,尊重历史、敬重历史,将工业遗址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形成了3500多所工业遗址、200座博物馆、120个剧场、100多个文化中心和音乐厅。2010年,艾森被指定为2010年欧洲文化之都。
生态修复聚潜力
生态转型是区域转型的必然选择,是吸引人才的天然磁石。针对1962年鲁尔工业区雾霾事件,1964年北威州颁布了《雾霾法令》。在联邦政府层面,颁布《联邦污染防治法》(1974),缔结《关于远距离跨境大气污染的日内瓦条约》(1979),签署《哥德堡协议》(1999)。从2005年1月1日起,德国实行统一的欧盟排放标准。如今,环境气候保护成为鲁尔区转型之路的一大亮点。鲁尔城市群2022年的发展目标,变成了以气候、变化、城市为主题。针对河道污染,建立完整的供水系统和污染净化系统。针对报废的矿井,进行修整。针对污染严重的土地,由州政府出面设立土地基金,购买、修复、转让给投资者。在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的同时,实施营造绿色空间计划。1989年实施的为期十年的《埃姆舍公园国际建筑展计划》,涉及植被保护和绿色景观打造、埃姆舍河污水收集网生态改造、花园式工厂转型、工业遗存建筑保留与改造等六大主题。这一计划投资总额高达40亿马克,除了本地政府提供了公共投资外,还接受了欧盟的公共性资金,吸引了1/3的私人投资。
社会保障汇合力
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运行的缓冲器,也是区域转型的减压阀。完善的社会保障,在区域稳定有序转型中,发挥着定海神针的作用,不仅能够承接转型带来的摩擦与震荡,还能够转化为积极推动转型发展的合力。社会保险是德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领域,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事故保险、失业保险和护理保险五大类别。健全的保险制度,保证了鲁尔区煤矿工人及其后代良好的生活和充分的教育。面对转型带来的失业,联邦政府支付法定的失业保险金、失业救济金、职业培训补助金等,从经济上尽可能的把失业的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并最大限度地促进再就业。为了增加新就业岗位,州政府吸引企业向鲁尔区煤矿集中的北区投资建厂,曾提供相当于其投资总额10%的就业赠款。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推行职业教育、在职培训,尽可能吸纳就业人员。直到今天,多特蒙德市的手工制造依然比较兴旺,吸纳了不少劳动力。2016年4—7月,鲁尔区所在的北威州失业率已下降至8%以下,尽管仍然高于德国的平均水平,但相对于过去的两位数字来说,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作者:魏中海 张宪昌 来源:学习时报)
GDSQZX.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