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立国战略提升创新能力
2017-3-16 来源:学习时报
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联组会上发表讲话:“希望我国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投身创新发展实践,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不断增加知识积累,不断强化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攀登创新高峰。”
全面优化创新发展环境 加快形成创新文化
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核心战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等逐步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共识。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要求安徽充分发挥科技、教育、人才等优势,下好创新先手棋,努力塑造更多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省长李国英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部署,大力实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三个层面深度着力,取得了积极成效。基于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依托现有大科学装置集群,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四大领域,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积极推进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平台建设,努力将合肥打造成为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重要承载者和策源地。基于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突出抓好三重一创建设,重点在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建设2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在精准医疗、太赫兹芯片、机器人等方面推进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在量子通信、智能汽车、未来网等领域培育建设一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加快建成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基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系统推进技术和产业、平台和企业、金融和资本、制度和政策四大创新支撑体系,全面优化创新发展环境,使各类创新主体无忧创新、愉快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指出,坚持创新立国战略不动摇要突出重点、抢抓机遇,加快提升创新能力。目前,我国整体创新能力居全球第18名,距离全球公认的创新型国家(前15名)还有一定差距。从研发投入强度看,2016年预计我国全社会R&D支出达到15440亿元,占GDP比重为2.1%。我们必须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大机遇,突出重点优势领域,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抢占未来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打好基础、优化生态,加快形成创新文化。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从方方面面入手,特别是教育、文化、创新等各方面要同步推进,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大胆尝试、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
完善知识产权工作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要突破制约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机制瓶颈,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使科技成果更快推广应用、转移转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指明了方向。
“由于知识产权质量不高、布局不尽合理,知识产权成为了纸面上的权利,未能有效转化运用,我国的知识产权运用绩效未能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撑保障和引导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金东寒指出,为完善知识产权工作,我国要实行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快速维权机制,以严保护、快维权确保运用绩效的发挥。同时,要以运用为导向,引导创造、保护和管理,从创造推动模式转变为运用引导模式。要健全工作评价标准,不以数量、规模论英雄,而以经济融合度为评价标准,从重视数量积累向重视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转变。还要促进知识产权转化实施,从简单化的数量增加、规模扩张向实质性的转化运用、增能提效升级,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创新驱动发展的保障和引导作用,最终实现知识产权强国目标。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东南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曹勇说,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科研资源上多向民营企业、中小型科技企业倾斜;在制定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规划时更广泛征求企业意见,扩大企业在国家创新决策中的话语权,充分反映企业的实际需求。
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
“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改革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借鉴运用国际通行、灵活有效的办法,推动人才政策创新突破和细化落实,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强调了人才的重要。
“要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金东寒代表说,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急需完善,以满足知识产权人才的复合性、应用性、国际化特点,需要注重知识产权学科定位的顶层设计,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我国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科技创新还有不少“短板”。如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科技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有很大差距。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周兴铭说,要改变这种现状,关键在人才,尤其是那些拥有世界眼光、游刃于时代前沿的创新型、领军型人才。要深刻认清培养高端创新型人才的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加强领域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使目标导向研究和自由探索相互衔接、优势互补,形成教学与科研、产业互相促进、协同培育人才的模式,打牢我国科技创新的科学和人才基础,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重要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引领产业与应用的发展。要处理好科研价值与科技工作者地位的关系,落实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自主权、更多的人财物支配权,加快科研经费和项目管理制度改革,从体制机制上为科研人员松绑解压,不再为杂事琐事分心劳神,使创新者能够“名利双收”。(作者:李玉梅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