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中共广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主管单位:广东省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关注我们
调查服务号
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热点资讯 > 广东要闻 > 广东:发力供给侧 成就更斐然
广东:发力供给侧 成就更斐然

2017-4-12 来源:南方网

  广东是全国率先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地区,近5年来,同样面临着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内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等严峻挑战。然而,迎难而上的广东不仅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而且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广东省统计局提供的一组数据让人眼前一亮:2012年到2016年,广东GDP分别增长8.2%、8.5%、7.8%、8.0%和7.5%,年均增速8%,高于全国约0.7个百分点,远高于世界同期2.5%左右的年均增速。(4月10日金羊网)

  放眼全球,把广东说成经济发展高地;放眼全国,把广东说成经济发展大省,不仅名副其实当之无愧,而且众望所归心悦诚服。说广东是世界经济发展高地,是因为近5年世界GDP平均增速不过2.5个百分点,广州独树一帜年均增速8%。说广东是全国经济发展大省,是因为广东经济总量连续28年稳居全国第一,并再次拉大了与第二的差距。近年广东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这些数据搁在那里,谁又能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呢?

  不仅这些成就有目共睹,而且广东经济近几年亮点频出: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迈上“中等偏上收入”门槛;第三产业比重首次突破50%,“三二一”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一般贸易占比首次超过加工贸易;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全国首破1万亿元;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地位更加稳固……“首次”不断涌现,“亮点”飙高颜值,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然而最大的看点不在这里,而在背后付出的努力。这就像观看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结果固然重要,但比赛过程才能给人深入心灵的美感,体验不同一般的愉悦。这也像攀登一座名山,登顶虽然可以领略“一览众山小”的气势,但若错失攀援过程的美景,也就少了美的享受。更何况,具体作法往往才是最应汲取最应借鉴的经验。

  凡事欲其成功,必须付出努力,至今不曾见过不耕耘就会长出庄稼的土地。5年来广东经济不断爬坡越坎,实实在在的数据背后,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在中央坚强领导下,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扎扎实实推进一系列重大部署的结果,是全省上下团结奋斗的必然。这其中,有措施、有落实,有汗水、有心血,唯独没有误省误国的空谈。

  这里,不妨看看广东精彩“南拳”的招式——

  其一:广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2016年广东R&D支出占GDP比重达2.58%,技术自给率超过70%,接近创新型国家和地区的水平,有效发明专利量连续7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5年保持全国第一。

  其二: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打造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调整优化外经贸结构,巩固提升民营经济发展,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5年来,广东各项举措从多方面持续不断推进,释放改革创新红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其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发力,加速转换发展动力。去年初,广东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经过一年努力“三去一降一补”获得重大进展。2016年全省压减钢铁落后和过剩产能307万吨,超额完成任务;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每年为企业减负131亿元;总投资2.25万亿元的补短板重大工程纳入省重点项目调度。与此同时,“广东制造”正加快打造高端化供给。2016年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76.3%,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45.2%。广东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49.3%和27.6%,同比提升0.8个和0.6个百分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了这些实实在在的努力,广东“三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速领跑。2016年,广东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5.3%、18.3%、19.9%。近5年来,广东不但自身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还对全国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突显出更大的支撑作用。

  广东实践证明,中央关于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是一个十分英明的决策;证明2017年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是一项正确的筹谋和重要的工作。紧紧抓住这个“牛鼻子”,广东新的发展动能就将持续释放,推动广东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上走在前列。(来源:南方网 作者:狄磊)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