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博物馆渐成日常
2017-5-23 来源:人民日报
在博物馆里聆听诗歌朗诵、拿起画笔体验古建彩画绘制、踏上遗址探访丰富的古文化遗存……今年5月18日是第四十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北京首次作为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城市,举办多项主会场活动。北京地区的97家博物馆于18日免费向市民开放,47个展览、13个讲座、42个活动共102场文博活动在各类博物馆陆续开展,辽宁、宁夏等其他省份也将举办不同的展览及活动。“让更多的人们通过活动,了解博物馆、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
据统计,全国博物馆总数超过4000家,仅2016年一年,我国博物馆接待观众数量就达8.5亿人次,增长8.9%。公众对博物馆的热情超乎想象,而博物馆也在以各种方式走进生活。
从简单布展到讲好展品背后的故事
杂志编辑赵成是资深的博物馆迷,出国留学期间逛过很多外国博物馆,回国工作这些年,他目睹了博物馆的观众多起来、博物馆的展览活起来,“国内一些展览和国外相比毫不逊色,展厅布置和文物陈列也很有特色,值得一看。”
挖掘馆藏资源文化内涵,向观众讲好展品背后的故事,是众多博物馆探索的方向。
首都博物馆的“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通过全国各地近20年考古发掘的丰富成果,集中展现中国古代先民智慧和中华美学历程;中国海关博物馆推出异趣·同辉——清代海关监管的广东外销艺术精品展,反映中西文明互渐背景下异趣盎然的艺术审美;北京汽车博物馆推出“车@城@人”之@车动京城专题展,以“车”的视角看历史、科技、人文、城市变迁、社会进步……博物馆不再千馆一面,而是用风格各异的展览吸引大家走进来。
观展本身就是博物馆与公众的对话,但这种互动不只停留在展览语言的升级上。使用二维码导览、制作短片系统讲解展览主题、放置触摸屏360度观赏文物、利用数字化方式让古画动起来、用堆积木的形式了解宫廷建筑构造、亲自动手体验中国古代匠师大胆的色彩搭配……交流不止于一场展览,而被延伸到更为广博的知识中。
2016年5月,《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出台,进一步调动博物馆利用馆藏资源开发文创产品的积极性。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就圈粉无数,除了朝珠耳机、《故宫日历》等,故宫也会针对重点展览研发相应的随展文创,让展览更立体。2015年举办“石渠宝笈特展”期间,《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等由故宫书画专家亲自校色的仿真书画系列产品,每天销售额超过10万元。“随展的文创产品既可以帮助观众提前了解展览内容,又可以将美好的参观记忆带回家,展品在观众心中真正活起来了。”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
从单纯重研究到向教育功能倾斜
2015年3月,我国博物馆行业第一个全国性法规文件《博物馆条例》开始实施。根据条例,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 在博物馆的三大功能中,教育功能被置顶。
顺序的调整折射的是对博物馆认知的提升。曾经,我国博物馆对研究的重视远超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博物馆开始有意识地向教育功能倾斜,细分群体,形成教育体系。
故宫讲坛、国博讲堂、首博讲座、上博专题讲座……如今,开讲座几乎已经是博物馆的标配。这些系列讲座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邀请中外专家学者,主题涉及文化历史各方面:《研究奇缘:我们沿着秦始皇的足迹发现了什么》《北京四合院建筑的人文追求》《卢浮宫与法国文化软实力》……讲座粉丝分布于各个年龄段,有的一家老小全体出动,还有的已经把博物馆当成周末学习的固定去处。
来自北京的朱女士很喜欢带着孩子钻进博物馆。“以前觉得展览深奥,孩子看不懂,现在博物馆常举办面向小朋友的活动,有手工体验,也有艺术欣赏,孩子边玩边学,乐在其中。”此外,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也愈发密切,有的开设博物馆综合实践课,馆校联合开发校本课程,有的将展品搬进学校,让学生在流动博物馆里聆听历史之音,还有的设置儿童版展厅,用更生动的方式讲述文物故事。《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国有博物馆要为中小学生讲解服务10万小时以上/年,每家博物馆开展中小学生讲解服务或教育活动4次以上/年,制作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精品课程100个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博物馆每年举办教育活动20余万次。博物馆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公众的大课堂,而公众也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从开实体分馆到数字博物馆
5月13日,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在厦门市鼓浪屿救世医院及护士学校旧址开馆,这是故宫博物院首次在地方设立主题分馆。外国文物馆主要展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清两代遗存至今的外国文物,开馆首展共展出藏品219件(套),涵盖来自英国、瑞士、日本等国的漆器、织物、绘画、家具、钟表、科技仪器等,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展示。
“在海外,许多著名博物馆都有开分馆的做法。故宫博物院有太多资源,把它们展示出来是我们的责任。过去,故宫在外国文物部分的展示比较少,这回就是走出红墙的尝试”,单霁翔说。在他看来,这种尝试能促进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术研究,能帮助挖掘文物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是文物修复,由于长期未展示,材料也并非来自中国,许多外国文物的修复面临挑战。”
当曾经珍藏于皇室的异域作品邂逅同样充满异域风情的鼓浪屿,600岁故宫开分馆,迈出了连接受众的新步子,让无法前往故宫的观众也能感受故宫藏品的魅力。
而利用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等,众多博物馆在网络和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开起了“分号”。在APP上同步观看最新展览的展品、在微信公众号中阅读历史小故事,轻点鼠标近距离接触文物……收藏老物件的博物馆有了新故事。
5月18日,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独家授权,百度百科打造的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首次以200亿像素的“超高清级别”将兵马俑呈现给观众。通过电脑或手机进入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后,观众可以像用放大镜一样, 360度“触摸”兵马俑的每个细节,甚至可以观察到同一列的兵马俑,身上的铠甲也各有不同等有趣的细节。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表示,利用百亿像素全景和AR等技术手段,通过互联网搭建起最接近真实的秦兵马俑参观体验,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参观视角,在古遗址类的展示中具有非常大的前景。截至目前,共有中国国家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中国园林博物馆等220家在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上线,累计接待在线参观者超过5660万人次。
有专家表示,博物馆的发展与公众素质的提升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对于博物馆来说,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不仅要做好研究、保护,更要寻找最合适的方式,了解公众想法,将馆藏故事娓娓道来。而对公众来说,随着走进博物馆渐渐变成日常,享受服务的同时要珍视博物馆做出的努力,也可以说出自己的期待。在这种双向的磨合中,博物馆与公众终能共同收获进步。(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管璇悦 王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