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虎:以高层次产业分工合作参与国际竞争
2011-3-26 来源:南方日报
突出广州在国家经济活动组织和资源配置中的中枢角色,强化城市资源集聚能力、辐射带动能力;突出广州作为具有全国性重要影响力的高能级国家中心城市和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核心主体角色,强化城市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
李三虎
广州“两会”提出要把广州置于“世界先进城市坐标体系来谋划部署”未来的发展,道出了广州的雄心壮志。“十二五”时期广州将重点实现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和战略性发展平台的三大突破,全面推进国际商贸中心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综合性门户城市建设、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建设。作别亚运辉煌,广州踏上新征程。目标既定,广州再出发。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广州必须抢抓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此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
培育先导产业,推进支柱产业
先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向某一战略目标方向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它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带有全局性和长远性,对国民经济未来发展走向起着方向性引导作用,代表着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方向;二是产业关联系数大、技术联带功能强,可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三是市场潜力大,增长速度超过GDP,且保持持续增长,财富积聚速度最快。根据这些特点,广州要更加重视培育电动汽车、半导体照明、新能源、新材料等成为先导产业。
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产业。它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大规模产出,当前净产出占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的比重较大;二是市场扩张能力强、需求弹性高,发展快于其他行业,生产率持续、迅速增长,生产成本不断下降,就业面大;三是产业关联度高、长期预期效果好。广州现阶段的支柱产业除工业方面的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外,还有建筑方面的房地产业。考虑到工业、建筑领域的支柱产业发展存在着生态、资源和能源约束(如环保、土地利用和节能等)以及未来国民经济的增长与技术支撑,广州必须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高端服务、新医药、节能环保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分清轻重缓急设计产业发展时序
当前,广州要致力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突破,推动科技创新的扩散、规模化和区域化。为此,必须以自主创新驱动、产业集群为抓手,尊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规律,把握阶段性特征,分清轻重缓急,设计自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序发展路线图。
推动国家中心城市优先领域发展。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全省“首善之区”和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定位,对产业发展有两方面要求:一是突出广州在国家经济活动组织和资源配置中的中枢角色,强化城市资源集聚能力、辐射带动能力,极力推动现代服务业的高端化、集群化发展;二是突出广州作为具有全国性重要影响力的高能级国家中心城市和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核心主体角色,强化城市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
促进国际大都市竞争领域发展。国际大都市建设在产业方面包含两个维度:一是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进程中,不断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二是在携领珠三角地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进程中,以更高层次的资源配置与产业分工合作,参与国际竞争。在一定时期内,广州当务之急是要通过竞争性市场,促进创新的产业化和全球扩散并形成规模。
奠定国家创新型城市长期发展领域基础。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一个长期任务,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是需要长期给予投资聚焦和扶植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着眼于城市集聚高端要素,确保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创新驱动、产业集群成功必需的一切工具,从研发投资直到研发实施和创新转移所需的人力、物质和技术资本。
形成区域性产业集群
一是统筹广州“东进”战略轴线资源,突出广州开发区、南沙开发区、增城开发区“三个国家级开发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高端化空间整合。
二是依托知识城、科学城和大学城以及国际生物岛“三城一岛”,以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基地为示范,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合理分工格局。
三是以“内六区外六区”的城市产业分工格局为基础,推进中心城区的高端服务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由南沙、番禺、萝岗、花都、增城、从化构成的“外六区”主要推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都市型农业的融合与协调发展。由越秀、天河、海珠、荔湾、黄埔、白云构成的“内六区”则主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在这种城市产业格局下,“内六区”作为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业必须要以高端化为发展取向,加快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大力发展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创业服务、技术交易、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积极发展人力资源服务、投资和管理咨询等高端商务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和环境服务业,为“外六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支撑。
作者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教授
【来源: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www.gdsqzx.com.cn】
李三虎
广州“两会”提出要把广州置于“世界先进城市坐标体系来谋划部署”未来的发展,道出了广州的雄心壮志。“十二五”时期广州将重点实现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和战略性发展平台的三大突破,全面推进国际商贸中心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综合性门户城市建设、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建设。作别亚运辉煌,广州踏上新征程。目标既定,广州再出发。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广州必须抢抓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此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
培育先导产业,推进支柱产业
先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向某一战略目标方向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它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带有全局性和长远性,对国民经济未来发展走向起着方向性引导作用,代表着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方向;二是产业关联系数大、技术联带功能强,可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三是市场潜力大,增长速度超过GDP,且保持持续增长,财富积聚速度最快。根据这些特点,广州要更加重视培育电动汽车、半导体照明、新能源、新材料等成为先导产业。
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产业。它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大规模产出,当前净产出占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的比重较大;二是市场扩张能力强、需求弹性高,发展快于其他行业,生产率持续、迅速增长,生产成本不断下降,就业面大;三是产业关联度高、长期预期效果好。广州现阶段的支柱产业除工业方面的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外,还有建筑方面的房地产业。考虑到工业、建筑领域的支柱产业发展存在着生态、资源和能源约束(如环保、土地利用和节能等)以及未来国民经济的增长与技术支撑,广州必须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高端服务、新医药、节能环保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分清轻重缓急设计产业发展时序
当前,广州要致力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突破,推动科技创新的扩散、规模化和区域化。为此,必须以自主创新驱动、产业集群为抓手,尊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规律,把握阶段性特征,分清轻重缓急,设计自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序发展路线图。
推动国家中心城市优先领域发展。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全省“首善之区”和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定位,对产业发展有两方面要求:一是突出广州在国家经济活动组织和资源配置中的中枢角色,强化城市资源集聚能力、辐射带动能力,极力推动现代服务业的高端化、集群化发展;二是突出广州作为具有全国性重要影响力的高能级国家中心城市和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核心主体角色,强化城市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
促进国际大都市竞争领域发展。国际大都市建设在产业方面包含两个维度:一是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进程中,不断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二是在携领珠三角地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进程中,以更高层次的资源配置与产业分工合作,参与国际竞争。在一定时期内,广州当务之急是要通过竞争性市场,促进创新的产业化和全球扩散并形成规模。
奠定国家创新型城市长期发展领域基础。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一个长期任务,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是需要长期给予投资聚焦和扶植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着眼于城市集聚高端要素,确保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创新驱动、产业集群成功必需的一切工具,从研发投资直到研发实施和创新转移所需的人力、物质和技术资本。
形成区域性产业集群
一是统筹广州“东进”战略轴线资源,突出广州开发区、南沙开发区、增城开发区“三个国家级开发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高端化空间整合。
二是依托知识城、科学城和大学城以及国际生物岛“三城一岛”,以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基地为示范,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合理分工格局。
三是以“内六区外六区”的城市产业分工格局为基础,推进中心城区的高端服务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由南沙、番禺、萝岗、花都、增城、从化构成的“外六区”主要推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都市型农业的融合与协调发展。由越秀、天河、海珠、荔湾、黄埔、白云构成的“内六区”则主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在这种城市产业格局下,“内六区”作为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业必须要以高端化为发展取向,加快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大力发展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创业服务、技术交易、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积极发展人力资源服务、投资和管理咨询等高端商务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和环境服务业,为“外六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支撑。
作者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教授
【来源: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www.gdsqzx.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