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中共广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主管单位:广东省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关注我们
调查服务号
名家专栏
当前位置:名家专栏 > 名家观点 > 陈思和:广东文化应更有自信
陈思和:广东文化应更有自信

2011-4-1

     到了广东以后就一直听到有人提这样的问题,就是说广东是不是文化沙漠。讲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总感觉到,广东人不太有自信。为什么老是说广东没有文化,因为广东人说的是广东话,而我们通常都认为最有文化的是说普通话。譬如说,一个话剧在北京人艺上演,那肯定就是第一流的,因为人艺的演员说的是京片子,是老舍、王朔的风格。可是,如果是用广东话演的话剧,就不会那么火爆。以前也有广东话剧,譬如《七十二家房客》,但现在就很少看到。上海原来也有很多地方戏,像上海的沪剧,上海的方言话剧,现在也都不见了,演沪剧的演员都跑到香港去做生意了。文化通常是通过语言来表述的,但在潜意识里面大家都认为普通话是最标准的,北京话是普通话的基础,所以用普通话来表达的通常是文化。上海曾经是殖民地,它可以用英语来表达,因为英语上海也变得有文化。广东人既不讲英语,又不讲普通话,所以就没有文化。但文化的高低不是以语言的高低来衡量的。当然,语言也没有高低,斯大林也讲过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每个地区有一定的语言,通过一定的语言来表达这个地区的文化、风俗、历史。如果以这样的标准来看,我们的文化就应该和语言一样是多元的。所以,在讨论什么是广东文化形象的时候,我们脑子里出现的一定是一个一个非常具体的广东人的故事,广东人的生活。没有一个客观标准是可以全国统一,世界统一,不是说莎士比亚的才是文化,不是谈曹雪芹的才是文化。因此,广东人首先要有自信,用广东话来创造自己的广东文化。
      从语言圈来说,广东这个地方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理环境,我们把广东文化着眼于一个文化圈,这个文化圈也可以说是方言的文化圈,不仅包括广东,也包括海南,也包括香港、澳门、南洋,甚至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圈,那么广东正好处在最中心的位置。从北面来说,它是中原主流文化的南大门,主流文化到广东,在广东这个地方被承受了。承受也就是接受,接受不是一个消极的东西,广东好像是一个盘,把整个中国的文化托在盘里,这里包含了它的洋气,包含了批判,包含了反思,包含了变迁。
      关于广东的思想,广东的文化,广东的杂志,都是当代中国思想界、文化界一流的东西。上海哪一家报纸能跟《南方周末》比,哪一家杂志能跟《随笔》比,哪一家文学刊物能跟《花城》比,都比不过。《南方周末》、《随笔》、《花城》等等,还有很多杂志,这些媒体的开放性、敢作敢为,在内地任何一个城市都看不到,这跟广东经济的发展有关,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们的思想文化,这是从广东向内地反思的、回馈的一个特点。
      另外一个特点,广东跟南洋、跟澳门、跟马来西亚联合起来看,广东就是一个文化大区。这里就像一个发射地,南洋华侨的爱国主义,心向着中国,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广东,广东有责任把中国的大国经济、大国思想、大国文化向南发射,成为一个权威的声音。如果把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港澳地区再跟南洋地区联合起来,构成一个大的文化区域,广东就是文化大省。广东过去的人才无不依靠南洋,像洪秀全,他的主要资源是从马来西亚传过来的,孙中山搞革命,康有为搞改良,背景都是南洋华侨。广东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如果只把广东跟中国大陆联在一起,它只是南边的一个边陲之地,如果把它跟整个大文化去联系起来,它就是中心之地,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把中国的文化经过吸收消化、反思、反馈、批判、变新,然后传输出去,构成一个真正中国文化的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