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期待的城市治理是怎样的呀?
2020-11-17 来源:广东省情调研网
受广东省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的委托,为了解我省城市中有哪些治理的顽症难题应当通过依法治理的途径解决,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现开展关于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全省城市治理顽疾难题现状的问卷调查。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社会治理的最优模式。相对于人治,法治是规则之治、平等之治、权利之治、程序之治,具有公开透明、稳定、可预期等优势。实践告诉我们,当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模式时,很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要强化依法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努力形成城市综合管理法治化新格局。
早在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就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基本完善……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城市管理效能大幅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层面首次对城市管理工作做出全面部署,这标志着中央对城市管理问题已经提到了立法应有高度,是对法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革命或检验。
2017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是关系上海发展的大问题。他指出,城市管理要精细化,要强化依法治理,强化智能化管理,要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这些论述揭示了城市社会治理的新趋势新要求,为城市治理特别是对诸如北、上、广、深这样的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
这七十年来,我国社会治理的发展主线大致可以概括为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再到社会治理的精细化。在过去,城市管理“工具箱”工具不多,手段单一,方式简单粗暴,习惯于“一刀切”,比如治理雾霾“一刀切”关停企业,治理拥堵“一刀切”禁限了之;习惯于运动式治理,搞所谓“大检查”“大整治”,然而运动之后“涛声依旧”,形成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从管理到治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应该要处理好,由单纯管理转变为共同治理,让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更便捷、更舒适, 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树立“亲民执法、文明执法、和谐执法”的执法思路,克服运动式执法的弊端,实现由防范性管理转变为常态化的管理,在转变执法方式上,要变“堵”为“疏”,实行人性化执法,用精心的服务使市民感受到城市依法治理的切实获得感。
正如,年初疫情期间雷厉风行的封城举措确实有效地遏制了病毒的传播。从中央一直贯彻到地方各根各条毛细血管的二话不说的坚决执行力给世卫组织赴中国的专家考察组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从社区的小喇叭到村口简单粗暴的标语,这种在特殊时期略显粗放的“运动式”社区治理方法除了在网上流传了众多喜闻乐见的段子之外,也确确实实地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
这也就有了当孙春兰副总理带领的中央指导组到了武汉的一个社区考察时,一些社区居民在阳台大呼“假的,假的”。又如3月12日湖北孝感的一个小区有100多位居民聚集,抗议小区配送菜品质低、价格高。
要化解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城市的治理中进一步落实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而不是简单归因于疫情时期的特殊处理。
那么,在平常的生活中,您有没有遇到一些关于我们国家在城市依法治理的探索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您对目前城市的依法治理又有什么期待,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问卷与我们分享您的看法。
本次调查为匿名填写,所有回答只用于统计分析,希望能得到您的真实想法和宝贵意见。感谢。
调查指引:
常住在广东省城市的群众扫下方二维码填卷,如实反映您的真实想法。
END·
http://www.gdsqzx.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