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赋能海洋生态产品“点绿成金”
2023-11-10
生态产品关乎人类共同的核心利益 , 是当今 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2018 年 4 月 26 日 , 习近平 总书记强调 , .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 山银山的路径 , 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 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 探索政府主导 、企业和社 会各界参与 、市场化运作 、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 值实现路径" 。 .绿水青山" 向 .金山银山" 转化 的本质是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 , 将生态价 值体现为经济价值。
生态产品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最为珍贵的有 限资源 , 难以替代 , 用之不觉 , 失之难存 , 其价 值实现关乎最普惠 、可及的国民财富和民生福祉。 在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策的新时代背景下 , 近年来 , 我国语境下的 . 生态产品" 概念逐渐得 到国内各界的普遍重视 , 细化政策陆续出台 , 一 系列部署要求逐步落地 , 开始立柱架梁 。2021 年 4 月 , 中央印发的 《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 现机制的意见》, 成为我国首个将 .两山" 理论落 实到制度安排和实践操作层面的纲领性文件 , 使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从 . 写意画" 到 . 工笔画" 的 转变。
海洋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具有其 独特的性质 。海洋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和价值实现 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目前 , 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 , 但从目前各地的实践来看 , 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仍存在短板 , .市场" 这只手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够。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 市场经济发达 ,但海洋生态产品市场化投人机制等仍需完善 ,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缺乏有效途径 , 社会资本积极性有待进一 步激活 。 因此 , 本报告对广东推进海洋生态产品市场化进行了初步研究 , 为广东推进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政策参考。
一 、推进生态产品市场化意义重大
( 一 ) 是对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重要思想的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科学论断 ( 以下简称 . 两山" 论) , 突破了以往 .绿水青山" 与 . 金山银山" 相互割裂的思维定式 , 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不可偏废的辩证统一关系 , 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路径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把生态环境优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双赢" 作为重要价值标准 , 强调既要通过加大投人生态补偿 、修复 , 使绿水青山脱离被动投人 , 培育自我造血功能 , 又要加速 . 绿水青山"和 .金山银山" 的互动转化 , 将 . 绿水青山" 的
① 朱蝉 , 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工程师; 杨伦庆 , 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 欧婷 , 广
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工程师; 张洒洒 , 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工程师; 覃雯琪 , 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 究中心工程师。自然价值和生态价值转化为 " 金山银山" 的社会 价值和经济价值 。推进生态产品市场化 , 利用市 场 "看不见的手" 搭建 "绿水青山" 与 " 金山银 山" 的价值转换通道 , 有利于从物质形态和价值 形态上加快 " 绿水青山" 向 " 金山银山" 转化 , 充分践行 "两山" 论 , 推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 是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有 效举措
生态产品一般是指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 和服务 , 是生态系统为了维系生态安全 、保障生 态调节功能 、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而提供的产品 , 是我国提出的突破了 " 唯经济论" 和 " 唯生态 论" 的独创性概念 。生态产品价值是区域的生态 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指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 提下 , 将生态产品的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 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 是兼顾经济价值 与生态价值的科学理论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市场 化机制 , 将生态资源对接市场需求 、 自然资本对 接产业资本 , 是实现生态资源增值及激活经济红 利的有效路径 , 对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
(二) 是助推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 一招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是多元化 、差异化
的 , 分为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 , 分别对应生态产 品保护补偿和生态产品经营开发两大类 。 以海洋 生态产品为例 , 现阶段我国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 以政府主导的补贴式 、被动式 、义务式的生态补 偿为主 , 主要依靠的是政府这只 "有形的手" , 市 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而生态产品经营开发 的关键是充分用好市场这只 "无形的手" , 化被动 为主动 。因此 , 积极推动生态产品市场化有助于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 促进海洋生态产品价值的 实现。
二 、广东推进海洋生态产品市场化潜力深厚
( 一 ) 海洋生态产品资源禀赋优越红树林 、湿地固碳潜力大 。2017 年 , 广东红树林总面积为 3.23 万公顷 , 居全国首位 , 占全国(不含港澳台) 总量的 39%; 广东湿地面积为175.34 万公顷 , 居全国第二位 。按红树林每年固碳量 61047 吨 、湿地每年固碳量 17534 吨计算 , 广东红树林每年碳减排量交易额可达 184.36 万元 ,广东湿地每年碳减排量交易额可达 52.95 万元。据预测 , 全国碳交易市场建立之初 , 碳价格约为49 元/吨 , 到 2030 年有望达到 93 元/吨 , 21 世纪中叶将超过 167 元/吨 。届时 , 广东红树林每年碳减排量交易额可达约 1019.48 万元 , 广东湿地每年碳减排量交易额可达约 292.82 万元 。广东海洋生态资源禀赋优越 , 除红树林 、湿地外 , 海草床、海藻 、滨海盐沼等生态系统固碳潜力大有可为 ,可实现巨大的经济价值 。 同时 , 生态产品交易的收益亦将反哺海洋生态资源管护 , 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 形成经济效益与生态资源互动 、反馈的格局 , 助推和谐共生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品市场体系建成。区位独特 , 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广东濒临南海 , 地处亚热带 、热带区域 , 海洋空间资源广阔、气候适宜 , 陆海岸线长达 4114.3 千米 , 居全国第一 , 拥有 41.93 万平方千米海域 , 是全省陆地面积的2 倍多 , 为海洋生物的孕育繁殖创造了基本条件 。此外 , 广东海洋生物多样性丰富 , 珊瑚礁、红树林 、海草床分布广泛 , 海水养殖产量高 , 海水养殖面积鱼类为 74.28 万公顷 、 甲壳类为 62.96万公顷 、贝类为 186.21 万公顷 、藻类为 6.77 万公顷 , 为海洋生态产品市场化提供了数量大 、种类多的可交易对象 。丰富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是广东扩大海洋生态产品市场版图的独特优势 , 优越的海岸线和海域资源可为推进海洋生态产品市场化起到环境空间容纳和基础资源补充的作用。
(二) 生态产品市场化需求庞大应用未用的生态资源亟待挖掘 。广东持续深 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 , 健全海洋生态治理体 系 , 海洋生态资源数量和种类稳步上升 。持续优 化的海洋生态资源需要及时转化为经济势能 , 以 合理的开发利用模式 、交易机制及交易平台等为 主的生态产品市场化框架亟待构建。区域特色品牌亟须打响名声 。海洋生态产品 市场化是破解当下广东部分海产品知名度不高、 地域化特征不明显 、 品牌竞争力不突出的好招、 硬招 , 将有助于海洋生态产品价值链和产业链延 伸 , 形成具有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区域特色 品牌。增值生态红利要求激发市场活力 。构建海洋 生态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将释放新的市场需求 , 激 发经济活力 , 满足涉海主体对生态成果转化的迫 切需求 , 加速新一轮海洋消费结构转型升级 。新 的自主增长动力 , 将促进生态价值有效融人海洋 经济发展 , 增强海洋中高端有效供给 , 解放和发 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 "双碳" 目标期待崭新思路 。在 " 碳中和 、碳达峰" 目标背景下 , 推进海洋生态产品市 场化势必带动资源调查精细化 、整合全域化 、增 值多元化 、变现产业化等机制体制变革 , 将为现 阶段广东谋划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蓝色碳 汇提供新方法 、新途径 、新模式。
(三) 生态产品市场化的政策支持力度强 生态修复与补偿布局优化 。广东坚持规划先行 , 积极开展生态修复规划十大专题研究 , 支持 广州 、珠海等市启动市级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编制 工作 , 率先探索生态补偿 、修复办法 。其中 , 珠 海以市场化方式引人社会资本 , 采取 " 公益 +旅 游" 模式推进三角岛整治修复 , 创造了 " 广东 经验" 。自然资源价值评估工作有序开展 。广东贯彻 落实自然资源部印发的 《 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指南》 要求 , 支持广州、深圳等地在建立 自然资源价值评估体系 、开展"生态券" 交易等方面进行试点探索 , 为建立健全广东省海洋生态产品市场化做好理论储备和政策探索。生态产品市场化探索加快推进 。2019 年印发的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通知 (公开征求意见稿)》 提出 , 要以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相关工作 , 对修复后的土地作为国有农用地经营 、涉及集体建设用地利用 、发展旅游产业等 , 均明确了支持政策 , 为海洋生态产品投人市场运行提供了经验借鉴。
(四) 生态产品市场化工作已有一定的探索实践圆满完成国有土地资源资产核算省级试点任务 。广东国有土地资源资产核算试点以核算实物量为主 、核算价值量为辅 , 价值量核算以经济价值量为主 、生态价值量为辅 , 形成了 《 国有土地资源资产核算技术指引》 等一批国有土地资源资产核算的重要技术成果 , 为下一 步全面开展海洋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积累了工作经验 , 为海洋生态产品明权 、确权奠定了基础。地方生态产品市场化实践进展顺利 。作为国内首个蓝碳项目 , 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通过市场机制完成蓝碳交易 , 为实现蓝碳生态价值作出了积极尝试 , 对吸引社会资金投人蓝碳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具有示范意义 。广州花都区依托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碳普惠制试点 , 构建了政府市场双向发力 、多方参与共赢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广州从化区成立了广东省环境权益交易所 , 积极探索市场机制下的环境 、资源要素优化配置 , 完善了环境与资源金融服务基础设施 , 为开展海洋生态产品市场化提供了重要参考。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发展 。广东稳步推进广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 , 大力探索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和产品服务创新 ,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专项债 (绿色债券) 、 "租融 保" 绿色信贷 、"保险 +期货 +银行" 项目等众多 金融创新产品涌现 。多家银行机构打造了绿色金 融服务平台 , 其中中国建设银行在花都设立了全 国首家绿色金融创新中心 , 兴业银行广州分行设 立了绿色创新特色支行 , 人保财险设立了保险产 品创新实验室 , 各自发挥绿色金融在调结构 、转 方式 、促进生态产品市场化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 用 , 为守护 "绿水青山" 注人金融活水。
三 、国内外先进做法
( 一 ) 重点部署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战略
海洋生态产品的相关政策 、战略布局促进海 洋产业生态化的统筹协调发展 。美国提出的 《21 世纪海洋蓝图》《国家海洋政策实施计划》 强调把 生态系统作为海洋管理的基础 , 为美国各州的海 洋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日本提出的 《21 世纪海洋政策建议书》 通过限制鱼类捕捞、 严格管理水产资源等措施 , 保证了海洋渔业可持 续发展 。福建作为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先 行区 , 以 " 多规合一 、一 张蓝图" 的厦门试点为 契机 , 围绕 "机制活 、产业优 、百姓富 、生态美" 这一主线 , 促进生态空间协同管控和服务管理优 化 。山东威海将生态修复 、产业发展与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 一体规划 、一体实施 、一体见效" , 优 化调整修复区域的国土空间规划 , 明晰修复区域 的产权 , 实现了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等综合效益。
(二) 充分依托生态资源 , 实现生态产业化
将生态系统作为经济产业发展的基础 , 推进 绿色经济和自然生态和谐共存 。韩国以加强淡水 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养护为目标 , 通过加大政府 投资力度和建设人工产卵场等措施 , 修复了生态 环境 , 渔业产值不断扩大 。美国规定海水淡化项 目须合理选址 , 以避开海洋生态敏感地域 , 同时 限制淡化产生的浓盐水的排放浓度 , 避免了海水淡化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推动了海水淡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海南海口以湿地城市建设为突破口 , 不断创新城市生态治理模式 , 带来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 促进了传统产业向绿色产业转型升级。河北引导海洋加工企业进行卤水 、浓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 实现了盐 、水资源的充分循环利用 , 使海水淡化产业链条有效延伸。
(三) 建立多元化交易的生态产品交易市场构建基于 " 产品一价值一交易" 的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体系 , 有助于充分挖掘和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力量 , 促进培育和发展生态产品市场。美国瓦科伊特湾 (WaquoitBay) 启动了湿地交易计划 , 并发布了首个湿地固碳量销售工具包与指南 , 以不低于 10 美元/吨的价格在美国碳自由交易市场中出售 , 为当地湿地修复带来了新的资金支持 。澳大利亚 Hawkesbury-Nepean 流域通过推行磷和氮的排污权交易 , 较好地控制了水质富营养和藻化问题 。北京成功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 截至2020 年已累计实现成交量 6800 万吨 , 为权益性生态产品的市场配额性补偿提供了示范经验 。宁夏 、 内蒙古试点 " 投资节水 、转换水权"模式 , 通过实施节水改造工程 , 将节约用水量有偿提供给相关新建电厂 , 发挥了水权交易配额的市场化补偿作用。
(四) 加强配套金融服务体系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相较于政府财政补贴的单一支持方式 , 内容更为丰富 , 更能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绿色技术创新活动 。英国绿色投资银行是加速英国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的一个成功例子 ,为英国超过 120 亿英镑的绿色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融资 。美国建立了 "湿地缓解银行" , 形成了实现市场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补偿的有效方式 ,通过湿地 "信用" 的交易实现对湿地生态系统损害的事前补偿 。福建三明已建成多家为 " 绿盈乡村" 、创业就业 、生活消费 、绿色制造等领域提供服务的绿色金融中心 , 绿色贷款业务量快速增长。上海绿色技术银行作为国内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技术领域南南合作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 正在大力推 动绿色科技成果的资本化 、产业化。
四 、对策建议
( 一 ) 践行绿色生态理急 , 高位统筹生态产 品市场化布局 , 摸清海洋生态产品 "家底"
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广东要充分利 用改革先行地的政策优势 , 坚持生态优先 、绿色 发展 、市场配置 、各方参与的基本原则 , 探索海 洋生态产品市场化的多元化路径 , 严格制定落实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考核评价制度 , 着力构建地 方海洋生态产品市场化的制度支撑体系 。二是夯 实基础性工程 。广东要加快开展海洋生态产品信 息普查 , 建立海洋生态产品云数据库平台 , 摸清 海洋生态产品的数量 、质量等底数 , 形成海洋生 态产品目录清单 。要健全海洋生态产品资产产权 体系 , 加快海洋生态产品的确权登记和认证认可 , 为海洋生态产品市场化奠定基础 。三是健全生态 产品市场交易体制 。要厘清海洋生态产品市场主 体权责 , 规范市场交易费用 、产品评估程序及市 场交易秩序等规则; 建立科学生态资源定价标准 , 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 推动形成有效的价格形 成机制 ,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 促进要素自 主有序流动 , 建成透明 、公平 、有序的区域间海 洋生态产品交易市场体系。
(二) 完善生态保护价值实现技术支撑体系 , 用智能化手段贯穿海洋生态产品市场化全过程、 各领域
一是构建智能化发展新格局 。要以数字赋能、 整体智治的理念推进 " 空 、天 、地一体化" 生态 环境监测的网络建设 , 应用物联网 、卫星遥感、 区块链等前沿技术 , 构建海洋生态产品普查 、海 洋生态环境污染监测和海洋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体 系 , 实现全域生态立体化监测 、智能化响应 、数 字化评价格局 。二是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要加 快建立高校 、学术界与企业界协同创新的新型产学研合作机构 , 深化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关理论 、方法和机制的研究 , 聚焦核心关键技术攻关 ,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应用 , 强化相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 培育跨领域 、跨学科的高端智库 。三是加快建立海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准则 。要探索建立海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机制 ,统一海洋生态产品功能量和价值量核算的技术流程 、统计口径 、算法指标与核算的具体方法 , 建立地方生态产品价值评价准则及指导性基准价值体系表 , 探索海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地方标准。
(三) 建立生态产品市场化机制 , 探索生态
产品多元化交易模式 , 全力打造全国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区一是打造生态产品市场化先行先试示范区。要扎实推进海洋生态产品市场化机制试点 , 允许局部先行突破 , 并在人才智力支持 、项目资金安排等方面给予倾斜 , 推进形成可借鉴 、可复制的生态产品市场化路径和价值实现配套措施 , 为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广东样本 。二是搭建生态产品交易平台 。要探索排污权 、碳排放权 、用能权等海洋生态权益市场化交易体系 , 积极拓宽交易渠道和领域 , 设置海洋生态产品专区 , 发展海洋生态产品直销 、竞买与拍卖交易等多元化交易模式 , 建设可以覆盖全国海洋生态产品的地方交易市场网络布局 。三是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要充分发挥金融资本的杠杆作用 , 探索 " 海洋生态资产权益抵押 +项目贷" 模式 , 鼓励银行基金、风险投资公司积极为海洋生态产品项目提供投资和融资资金 , 打造 "两山银行" "湿地银行" "红树林银行" 等金融服务中心 , 畅通金融资本的赋能通道 , 降低贷款门槛和信贷成本 , 创新贷款贴息 、融资担保等金融措施 , 支持区域内生态环境提升和蓝色产业发展。
(四) 构建创新引领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
现代生态产品价值体系 , 推进海洋产业生态化与海洋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一是推进海洋产业生态化 。要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 统筹实施海洋生态环境系统整 治 , 保障海洋生态产品的数量 、质量 、功能等底 数 ; 通过改进生产方式 、优化产业结构 、调整产 业分工布局等途径 , 结合区域产业现状和独特的 自然禀赋 , 坚持把 " 生态 + , 理念融人产业发展 中 , 鼓励在传统产业中导人生态环境要素 , 积极 培育海洋经济 、生物医药 、精密制造等新兴环境 敏感型产业 , 构建绿色发展的海洋产业新业态、 新模式 , 推动海洋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二是推进海洋生态产业化 。要引导企业加大不同类型的特色生态产品开发 , 充分延伸海洋生态产业上下游产品链条和价值链条; 据弃 " 泛生态旅游, 的粗放式发展模式 , 大力发展以亲近自然、健康舒适的 "生态体验, 为消费重点的旅游模式;积极促进海洋生态产品精深加工模式 , 集生态养护 、海洋旅游 、信息化技术等为一体的智慧型海洋牧场模式 , 环境敏感型产业模式 , 旅游与康养休闲融合发展的海洋生态旅游模式等新模式 、新产业的集群发展 , 打响区域特色品牌 , 实现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增值。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