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农业“向新”发展?省情中心赴深圳开展数字农业专题调研
2024-12-12
什么是数字农业?
数字农业也可称之为农业数字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高级阶段,也是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必经之路。数字农业发展系利用数字技术,以工业互联网思维,实现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全要素掌握、全程实时监测,以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品和质量等目的。信息数据成为农业生产的新要素,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流通、销售、溯源等各环节实现有效融合,彻底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如今,数字农业已成为服务“百千万工程”、赋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2024年11月29日,广东省社科联原副巡视员杨小蓉,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省情中心”)主任冯胜平一行,赴深圳市开展“数字农业赋能‘百千万工程’”的专题调研,并在深圳市深农芯数字农业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白海民、深圳市优特普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飞雄等代表的陪同下,到深农芯数字农业创新中心、深圳市优特普科技有限公司、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深圳劲嘉新型智能包装有限公司等“粤省情数字农业创新实践基地”共建单位进行实地考察,评估项目的推进情况。
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作为省重点智库,省情中心坚持“关注民生,影响决策,服务社会”的宗旨,一直把农业板块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每年围绕广东农业农村发展出现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和形势分析工作,形成了一系列课题报告及研究成果,包括编撰出版《农业农村蓝皮书》等书籍。随着“百千万工程”在广东不断走深走实,省情中心逐步将农业板块的研究重心,放在利用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农村地区高质量发展方面,并着重对广东数字农业进行调研和评估。
数字农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储存、销售、物流乃至保险和金融服务、监管等进行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运作和管理,使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实现颠覆创新。省情中心成立“数字农业工作小组”,深入广东省各地调研数字农业应用实践情况。在此过程中,省情中心与以深农芯数字农业创新中心为代表的一批开展数字农业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社会组织和企业进行了深入联系,开展调研、咨询、培训以及共建数字农业创新实体基地等一系列合作,计划逐步构建以“粤省情”为核心和智库支撑、“深农芯”等数字农业企业和组织机构为技术支持的综合性数字农业服务平台,致力于为广东农业及其相关领域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统一标准、统一识别、统一监管、统一支付”的全流程设计和服务方案,促进金融等资源在农业领域的优化配置,助力提高广东农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11月29日上午,省情中心调研组与深圳“粤省情数字农业创新基地”共建单位代表在深农芯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开展了座谈交流。各方就数字农业如何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如何促进“数字农业”服务在全省的推广与应用展开研讨。
(研讨会现场)
白海民主任从数字农业政策趋势、国内外数字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乡村振兴、数字农业综合解决方案等方面,介绍了数字农业的概念和运作方式,讨论了土壤治理与修复、智慧农业发展、农产品数字化方案及场景落地的案例,邀请省情中心有关专家提出优化建议,共同做好数字农业、智慧农业这篇大文章。
冯胜平主任认为,数字农业具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因基础设施、农业发展阶段、相关技术落地应用、农村农民观念改变等问题,目前在部分地区存在一定的“落地难”问题。依托省情中心多年在农业板块的调查研究经验和数据积累,以及由省情中心牵头在全省各地建立的“粤省情数字农业创新实践基地”为基础,可为数字农业在广东的发展提供数据和实践案例支撑。下一步,计划通过建立以“粤省情”为核心的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发挥省情中心的智库经验和资源优势,协助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整合全省数字农业领域的资源和力量,并为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数据、建议参考以及实施方案和技术服务等。
研讨会上,双方就如何推进数字农业在全省落地、建设“粤省情数字农业服务平台”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会后,双方代表参观了深圳优特普智慧农业方案展厅、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土地修复与治理实验室、深圳劲嘉新型智能包装有限公司等合作单位。
(省情中心调研组参观深圳优特普智慧农业方案展厅,何飞雄副总经理等陪同)
(省情中心调研组参观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土地修复与治理实验室,王欣教授陪同)
(省情中心调研组参观深圳劲嘉新型智能包装有限公司,李飞工程师等人陪同)
【www.gdsqzx.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