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高明以好生态和大交通提升价值
2014-1-8 来源:南方日报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区域的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如何重新审视?区域发展与生态文明如何统筹协调发展?
昨日,由南方日报主办的“2014问道高明区域价值”研讨会在佛山市高明区举行。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逢贤,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中山大学教授、城市规划专家袁奇峰,城市旅游和景区营销专家郑泽国等四位知名专家学者聚首一堂,深度探讨新形势下高明的区域价值提升之道。
与会专家认为,那个产品稀缺时代已经过去了,拥有后发优势的高明没必要重复别人走过的老路,而应走出一条“高明”的道路。
献智高明:四专家纵论高明发展
在经济强市佛山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上,高明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组成部分。如果把高明比作一条龙,龙头已经对接世界前沿,龙身则在工业化的大道上翻腾,龙尾则扎根于美丽的乡野田间。可以说,960平方公里的高明,既是地理意义上浓缩了万分之一的中国,也是经济意义上微缩版的中国。这样的高明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
在昨日研讨会上,四位专家分别围绕新型城镇化、旅游发展、绿色发展等议题给高明建言献策。
袁奇峰表示,高明的新型城镇化不能简单复制别人的的发展模式,而应主要在两方面着力,首先是自上而下地把中心城区做好,一直从富湾到荷城,打造强中心,把城市功能组合起来,构成完整的功能体;其次是自下而上地将农村山林地区进行合理规划。
陈鸿宇则认为,高明的新型城镇化必须包含人的城镇化,要解决好高明的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发展成果共享的问题。他认为人的城镇化既要考虑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有山水田园,还有城市城区和村落之间协调发展。
郑泽国指出,高明具备打造成为珠三角最具吸引力的区域旅游目的地的潜力,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和企业必须各司其职,比如政府做品牌、企业做产品,政府做环境、企业做服务,而不要政府越位做企业的事。他还建议高明要加强与周边景点的联动,比如高明跟西樵山和鹤山很近,并且靠近西江,可以把餐饮和河鲜做成自己的特色;高明没有温泉,但是可以跟周边温泉的产品打包,这就要有跨界营销的思路,一个是产业之间的跨界,第二个是市场之间的跨界,第三个是区域之间的跨界。
陈鸿宇同时提到,具有良好生态环境优势的高明, 一定要保住生态底线。而要保住生态底线,除了要有环境执法体系,还要建立谁污染谁就要偿付,谁收益谁就要补偿的生态补偿机制。
高明机遇:期待以大交通格局推动“再出发”
自去年下半年起,高明可作为“广州第二机场”重要候选选址的话题持续发酵,在不断引发民间探讨的同时,也获得佛山、江门、中山、肇庆、云浮、阳江六市市政府的支持。并且佛山正在积极争取选址高明建佛山新机场写入国家正在制订的《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
同在去年底,随着南车佛山修造基地项目落户高明,佛山市委市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佛山地铁二号线延伸至高明。并且去年12月公布的《佛山对口帮扶云浮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到,(两市)共同研究推动从佛山经高明民用机场连接到新兴、云浮的轻轨项目建设。这意味着,如果这两大设想得以实现,轻轨将贯通高明全境。
至此,加上佛山新港去年搬迁至高明及高明多个新码头建设所形成的西江高明段航运优势叠加,“东靠西连”交通不畅这一长期困扰高明发展的瓶颈问题有望得到根本性突破,高明有望加速走向“水陆空”立体化交通时代。
面对这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高明区委书记谭伟平表示,高明将致力做广佛同城的“二环”。
在徐逢贤看来,佛山作为全国制造业大市及广东省第三大城市,完全有条件成为珠江西江经济带中的枢纽城市,而高明地处珠三角核心区与粤西的结合部,借助“水陆空”立体化交通的完善与成型,也完全有条件成为佛山乃至珠三角发达地区辐射粤东西北以及大西南的桥头堡,从而在珠三角和粤东西北两大板块之间左右逢源。
而在多位专家看来,如果大型机场果真落户高明,那么最适合的选址地将是位于高明最西部、佛山地域面积最大的更合镇,加上轻轨贯穿高明全境直达新兴、云浮如果得以实现,那么不仅高明将真正实现协调发展,而且将对粤西地区、广西产生强有力的辐射,从而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提振粤东西北的战略部署。
高明之路:重构发展与环保关系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的时代背景下,高明发挥后发优势如何更高明?
袁奇峰以增城打造主体功能区为例,建议高明重构发展与环保的关系。他认为,增城的发展有赖于对主体功能区的打造,把增城分成中部、东部和北部三大板块。而与高明相类似,增城不同板块之间的地理条件有很大差别,通过对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可以让不同板块之间的发展有所侧重,实现差异化发展。
他介绍说,具体而言,增城建立了相应的财政联动机制保障以使主体功能区得到切实推进。“按照规划,增城的南部发展工业,中部发展城镇,北部保护生态,同时所有干部的收入放在一个平台上,使得北部南部的干部收入一致,南部发展工业赚到的钱补贴给北部进行旅游开发。”袁奇峰表示,通过这种联动机制,近年来增城的旅游发展非常迅速,使得生产、生活和生态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
而在陈鸿宇看来,相对佛山其他区域,环境容量高是目前高明最大的优势之一。他建议,高明招商引资应以环境容量作为标准,增加容量的就欢迎,否则就应拒绝。
陈鸿宇同时也谈到高明目前所面临的“电厂围城”、“垃圾围城”等令高明“受伤”的环境问题,而避免这类问题出现,他建议高明可申请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高明正好具备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所必需的三大条件,一是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否则要支付的成本会过高;二是有较好的经济基础,相对于粤西北等其他地方来说,高明作为全国百强县区,经济发展势头较好;最后要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这一点从目前关于高明的各种论调来看也是符合的。”
现场互动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以并重
高明作为佛山的“后花园”,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一直很大,早在2008年,高明就一举将全区一半的土地纳入“不开发区”,而这也意味着经济发展受到束缚,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取得平衡,是高明区政府一直思考的问题。
陈鸿宇认为两者必须并重:“一个地方的党政领导,如果不注意生态环境,绝对是不讲政治,但如果不要GDP,那也是不行的。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地方社会治理的长治久安都将出问题,更遑论现代化;但倘若只关注经济增速,山水被污染,社会同样不会答应。”
郑泽国则认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不矛盾,他认为自然环境是高明最宝贵的财富,一定要加以保护,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袁奇峰也持有类似观点,他建议高明应该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划分为川区和山区两大板块,“要把山区和川区分开,将川区赚到的钱补贴山区发展,对于两个板块给予不同的政策,川区侧重考核经济,山区重点考核绿色生态,形成合理的状态。”
破“人气之困”打造区域旅游目的地
在佛山五区中,高明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最小,目前只有42万常住人口,并且近十年来常住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规模小、常住人口增长慢,共同构成了高明目前面临的人气之困。而人气之困,则成为高明现代服务业比重多年来徘徊在偏低水平的一个基础因素,并由此影响全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发展,制约着整座城市商气与财气的提升。
郑泽国认为,高明通过发展旅游聚人气大有可为只有让游客住下来,并将商业做好,文化做好,才可以让旅游真正地带动城市的休闲和服务业的发展,不然就是“两张皮”,产生不了多大效益。比如,一张门票卖200元,很多人不愿意买,但如果住下来,就可以使消费较门票增长十倍二十倍,各种消费加起来可达到上千元。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高明必须整合旅游产品线路,不是卖景区自己的产品,而是卖产品线,吃喝玩乐整个产品线。
撰文:叶能军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昨日,由南方日报主办的“2014问道高明区域价值”研讨会在佛山市高明区举行。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逢贤,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中山大学教授、城市规划专家袁奇峰,城市旅游和景区营销专家郑泽国等四位知名专家学者聚首一堂,深度探讨新形势下高明的区域价值提升之道。
与会专家认为,那个产品稀缺时代已经过去了,拥有后发优势的高明没必要重复别人走过的老路,而应走出一条“高明”的道路。
献智高明:四专家纵论高明发展
在经济强市佛山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上,高明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组成部分。如果把高明比作一条龙,龙头已经对接世界前沿,龙身则在工业化的大道上翻腾,龙尾则扎根于美丽的乡野田间。可以说,960平方公里的高明,既是地理意义上浓缩了万分之一的中国,也是经济意义上微缩版的中国。这样的高明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
在昨日研讨会上,四位专家分别围绕新型城镇化、旅游发展、绿色发展等议题给高明建言献策。
袁奇峰表示,高明的新型城镇化不能简单复制别人的的发展模式,而应主要在两方面着力,首先是自上而下地把中心城区做好,一直从富湾到荷城,打造强中心,把城市功能组合起来,构成完整的功能体;其次是自下而上地将农村山林地区进行合理规划。
陈鸿宇则认为,高明的新型城镇化必须包含人的城镇化,要解决好高明的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发展成果共享的问题。他认为人的城镇化既要考虑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有山水田园,还有城市城区和村落之间协调发展。
郑泽国指出,高明具备打造成为珠三角最具吸引力的区域旅游目的地的潜力,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和企业必须各司其职,比如政府做品牌、企业做产品,政府做环境、企业做服务,而不要政府越位做企业的事。他还建议高明要加强与周边景点的联动,比如高明跟西樵山和鹤山很近,并且靠近西江,可以把餐饮和河鲜做成自己的特色;高明没有温泉,但是可以跟周边温泉的产品打包,这就要有跨界营销的思路,一个是产业之间的跨界,第二个是市场之间的跨界,第三个是区域之间的跨界。
陈鸿宇同时提到,具有良好生态环境优势的高明, 一定要保住生态底线。而要保住生态底线,除了要有环境执法体系,还要建立谁污染谁就要偿付,谁收益谁就要补偿的生态补偿机制。
高明机遇:期待以大交通格局推动“再出发”
自去年下半年起,高明可作为“广州第二机场”重要候选选址的话题持续发酵,在不断引发民间探讨的同时,也获得佛山、江门、中山、肇庆、云浮、阳江六市市政府的支持。并且佛山正在积极争取选址高明建佛山新机场写入国家正在制订的《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
同在去年底,随着南车佛山修造基地项目落户高明,佛山市委市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佛山地铁二号线延伸至高明。并且去年12月公布的《佛山对口帮扶云浮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到,(两市)共同研究推动从佛山经高明民用机场连接到新兴、云浮的轻轨项目建设。这意味着,如果这两大设想得以实现,轻轨将贯通高明全境。
至此,加上佛山新港去年搬迁至高明及高明多个新码头建设所形成的西江高明段航运优势叠加,“东靠西连”交通不畅这一长期困扰高明发展的瓶颈问题有望得到根本性突破,高明有望加速走向“水陆空”立体化交通时代。
面对这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高明区委书记谭伟平表示,高明将致力做广佛同城的“二环”。
在徐逢贤看来,佛山作为全国制造业大市及广东省第三大城市,完全有条件成为珠江西江经济带中的枢纽城市,而高明地处珠三角核心区与粤西的结合部,借助“水陆空”立体化交通的完善与成型,也完全有条件成为佛山乃至珠三角发达地区辐射粤东西北以及大西南的桥头堡,从而在珠三角和粤东西北两大板块之间左右逢源。
而在多位专家看来,如果大型机场果真落户高明,那么最适合的选址地将是位于高明最西部、佛山地域面积最大的更合镇,加上轻轨贯穿高明全境直达新兴、云浮如果得以实现,那么不仅高明将真正实现协调发展,而且将对粤西地区、广西产生强有力的辐射,从而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提振粤东西北的战略部署。
高明之路:重构发展与环保关系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的时代背景下,高明发挥后发优势如何更高明?
袁奇峰以增城打造主体功能区为例,建议高明重构发展与环保的关系。他认为,增城的发展有赖于对主体功能区的打造,把增城分成中部、东部和北部三大板块。而与高明相类似,增城不同板块之间的地理条件有很大差别,通过对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可以让不同板块之间的发展有所侧重,实现差异化发展。
他介绍说,具体而言,增城建立了相应的财政联动机制保障以使主体功能区得到切实推进。“按照规划,增城的南部发展工业,中部发展城镇,北部保护生态,同时所有干部的收入放在一个平台上,使得北部南部的干部收入一致,南部发展工业赚到的钱补贴给北部进行旅游开发。”袁奇峰表示,通过这种联动机制,近年来增城的旅游发展非常迅速,使得生产、生活和生态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
而在陈鸿宇看来,相对佛山其他区域,环境容量高是目前高明最大的优势之一。他建议,高明招商引资应以环境容量作为标准,增加容量的就欢迎,否则就应拒绝。
陈鸿宇同时也谈到高明目前所面临的“电厂围城”、“垃圾围城”等令高明“受伤”的环境问题,而避免这类问题出现,他建议高明可申请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高明正好具备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所必需的三大条件,一是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否则要支付的成本会过高;二是有较好的经济基础,相对于粤西北等其他地方来说,高明作为全国百强县区,经济发展势头较好;最后要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这一点从目前关于高明的各种论调来看也是符合的。”
现场互动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以并重
高明作为佛山的“后花园”,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一直很大,早在2008年,高明就一举将全区一半的土地纳入“不开发区”,而这也意味着经济发展受到束缚,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取得平衡,是高明区政府一直思考的问题。
陈鸿宇认为两者必须并重:“一个地方的党政领导,如果不注意生态环境,绝对是不讲政治,但如果不要GDP,那也是不行的。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地方社会治理的长治久安都将出问题,更遑论现代化;但倘若只关注经济增速,山水被污染,社会同样不会答应。”
郑泽国则认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不矛盾,他认为自然环境是高明最宝贵的财富,一定要加以保护,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袁奇峰也持有类似观点,他建议高明应该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划分为川区和山区两大板块,“要把山区和川区分开,将川区赚到的钱补贴山区发展,对于两个板块给予不同的政策,川区侧重考核经济,山区重点考核绿色生态,形成合理的状态。”
破“人气之困”打造区域旅游目的地
在佛山五区中,高明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最小,目前只有42万常住人口,并且近十年来常住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规模小、常住人口增长慢,共同构成了高明目前面临的人气之困。而人气之困,则成为高明现代服务业比重多年来徘徊在偏低水平的一个基础因素,并由此影响全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发展,制约着整座城市商气与财气的提升。
郑泽国认为,高明通过发展旅游聚人气大有可为只有让游客住下来,并将商业做好,文化做好,才可以让旅游真正地带动城市的休闲和服务业的发展,不然就是“两张皮”,产生不了多大效益。比如,一张门票卖200元,很多人不愿意买,但如果住下来,就可以使消费较门票增长十倍二十倍,各种消费加起来可达到上千元。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高明必须整合旅游产品线路,不是卖景区自己的产品,而是卖产品线,吃喝玩乐整个产品线。
撰文:叶能军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