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村居建设让我们喜上加喜
2014-2-7 来源:南方日报
对于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南澳村29岁的小赵而言,马年的春节是一个幸福的春节:在过去一年里他置了新房,添了新丁,得益于幸福村居建设,家里的稻田和鱼塘收入都比往年翻了一番,今年的年货也加倍置办,“幸福村居建设让我们喜上加喜!”
红红的灯笼挂起来,崭新的年画贴起来,喜庆的金桔树摆起来,春节的南澳村,随处感受得到浓浓的年味,也随处可见村民的幸福笑容。村里的老人们都说,“这辈子都没想过南澳村会变得这么美,山清水秀,稻香鱼肥;办事变得这么方便,不出村一站式办理日常事务,这在以前想都想不到。”
南澳村的变化是珠海幸福村居建设的一个缩影。去年一年来,珠海大力推进幸福村居建设,实施特色产业发展、环境宜居提升、民生改善保障、特色文化带动、社会治理建设、固本强基六大工程,如今已初见成效,使更多村居像南澳一样过上了幸福的春节。
污水集中处理干净过大年
宅前清流潺潺,屋后果木飘香。提起南澳村一年来的“巨变”,村民冯根带感受最深的是环境,“以前垃圾围村的状况不见了,现在大伙儿都不好意思往干净的地面扔垃圾了。前几天传了几张照片到网上,好多亲戚朋友都问我去哪个风景区旅游了,一听是在自个儿村里拍的,惊讶得不得了。”
马年春节,在村头巷尾举着相机、不时拍照的游客成了南澳村的新景象,其中村口一艘渔船造型的污水处理设备房格外引人注目,从两只象征“福禄”的葫芦里,不断涌出洁净的清水来。据驻村干部许燚介绍,这套设备采用先进的膜技术污水处理,不仅占地面积很小,而且可以全自动化运行,几乎没有有机污泥剩余。
如今,南澳村已建立两个污水处理示范点,铺设管道2000多米,解决了全村1/3人口的生活污水处理,改变了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的历史。“还准备再建设5个污水处理点,彻底解决村民生活污水处理的问题。”许燚说。
变干净的还有南澳村的“一河两岸”。南澳是典型的岭南水乡,村内有南澳涌、银潭涌两大水流,在幸福村居建设中,南澳村对南澳涌两侧进行整治,将两岸划分为休闲广场景观区、沿河岸线道路区、亲水小广场区、驳岸自然生态水景区四大景观区域,如今不少工程都已完工,“水岸相接,亭台相望”的图景使南澳的春节与众不同。
农企合作农民大幅增收
新年的阳光格外暖,南澳村村民卓润明站在门口,看着对联上“五谷丰登”四个闪闪发亮的大字笑得合不拢嘴:“今年确实是一个丰收年!稻田的收入增加了一倍!”
收获的喜悦在南澳村的每个角落弥漫。许燚介绍说,去年借助幸福村居的特色产业发展工程,南澳村针对产业特点,联合珠海市农丰进出口有限公司及华南农业大学,合作推广“乡意浓”品牌稻米的产业化种植,打造有机水稻种植示范基地,目前已完成首期250亩,村民收获的优质有机稻米将被农丰公司定向收购。“收购价从以前的每斤1.5块涨到近4块,村民每年的收入将增加近5万元,这个春节过得也更加开心了。”许燚说。
而在水产养殖方面,南澳村投入了60万元对水产养殖片区的低压电网进行了升级改造,并发展生物循环无公害养殖,主推中高端水产养殖品种。作为合作社首批成员的冯根带介绍说,以往南澳养殖的大多是“四大家鱼”等低端水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大,收购价格一直处于低位,“开展无公害养殖后,养殖成功率高了很多,去年甚至一个塘就增收了十多万。”
目前,全村有近1000亩鱼塘养殖了中、高端水产品种,预计可实现产值300多万元,农民收入增幅达到15%以上。“下一步,我们还准备将重心放在产业提升方面,发展农家体验基地,提高土地的附加值,让农民有更多收入。”
咸水歌声中传承疍家文化
“旧年过了又新年,生意兴隆赚大钱;恭喜发财平安过,送奴糖粿过门前。”通过幸福村居特色文化工程的带动,南澳村快要失传的咸水歌在今年春节里又再度焕发民俗的魅力。30多岁的村民黄卫清带着全家一起观看村里的唱咸水歌和划龙舟活动,她说,疍家人自己文化的根一定要记住。
“全村3000多人,2000以上是疍家人,疍家文化是南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幸福村居建设中我们就想着把疍家文化重新抓起来,保留、传承下去。”许燚说。
南澳村在去年购买了2艘龙舟,修建文化广场,购买了舞台设备、运动锻炼设备共计100多套,让村民们在春节里有了更多的娱乐休闲。黄卫清说,村妇委会还组织村里的妇女组成水上文艺队,组织唱歌跳舞等,我们的休闲生活更加丰富了。”
而在今年春节里,南澳村的28户老人还收到了价值600元的现金、大衣、粮食等,另外村委会还和社工组织合作定期走访、看望孤寡老人,和他们谈心。“如今在南澳村,大家的生活是越来越滋润了,我们对生活也是更加有信心了!“
南方日报记者 陈相利
GDSQZX.COM.CN
红红的灯笼挂起来,崭新的年画贴起来,喜庆的金桔树摆起来,春节的南澳村,随处感受得到浓浓的年味,也随处可见村民的幸福笑容。村里的老人们都说,“这辈子都没想过南澳村会变得这么美,山清水秀,稻香鱼肥;办事变得这么方便,不出村一站式办理日常事务,这在以前想都想不到。”
南澳村的变化是珠海幸福村居建设的一个缩影。去年一年来,珠海大力推进幸福村居建设,实施特色产业发展、环境宜居提升、民生改善保障、特色文化带动、社会治理建设、固本强基六大工程,如今已初见成效,使更多村居像南澳一样过上了幸福的春节。
污水集中处理干净过大年
宅前清流潺潺,屋后果木飘香。提起南澳村一年来的“巨变”,村民冯根带感受最深的是环境,“以前垃圾围村的状况不见了,现在大伙儿都不好意思往干净的地面扔垃圾了。前几天传了几张照片到网上,好多亲戚朋友都问我去哪个风景区旅游了,一听是在自个儿村里拍的,惊讶得不得了。”
马年春节,在村头巷尾举着相机、不时拍照的游客成了南澳村的新景象,其中村口一艘渔船造型的污水处理设备房格外引人注目,从两只象征“福禄”的葫芦里,不断涌出洁净的清水来。据驻村干部许燚介绍,这套设备采用先进的膜技术污水处理,不仅占地面积很小,而且可以全自动化运行,几乎没有有机污泥剩余。
如今,南澳村已建立两个污水处理示范点,铺设管道2000多米,解决了全村1/3人口的生活污水处理,改变了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的历史。“还准备再建设5个污水处理点,彻底解决村民生活污水处理的问题。”许燚说。
变干净的还有南澳村的“一河两岸”。南澳是典型的岭南水乡,村内有南澳涌、银潭涌两大水流,在幸福村居建设中,南澳村对南澳涌两侧进行整治,将两岸划分为休闲广场景观区、沿河岸线道路区、亲水小广场区、驳岸自然生态水景区四大景观区域,如今不少工程都已完工,“水岸相接,亭台相望”的图景使南澳的春节与众不同。
农企合作农民大幅增收
新年的阳光格外暖,南澳村村民卓润明站在门口,看着对联上“五谷丰登”四个闪闪发亮的大字笑得合不拢嘴:“今年确实是一个丰收年!稻田的收入增加了一倍!”
收获的喜悦在南澳村的每个角落弥漫。许燚介绍说,去年借助幸福村居的特色产业发展工程,南澳村针对产业特点,联合珠海市农丰进出口有限公司及华南农业大学,合作推广“乡意浓”品牌稻米的产业化种植,打造有机水稻种植示范基地,目前已完成首期250亩,村民收获的优质有机稻米将被农丰公司定向收购。“收购价从以前的每斤1.5块涨到近4块,村民每年的收入将增加近5万元,这个春节过得也更加开心了。”许燚说。
而在水产养殖方面,南澳村投入了60万元对水产养殖片区的低压电网进行了升级改造,并发展生物循环无公害养殖,主推中高端水产养殖品种。作为合作社首批成员的冯根带介绍说,以往南澳养殖的大多是“四大家鱼”等低端水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大,收购价格一直处于低位,“开展无公害养殖后,养殖成功率高了很多,去年甚至一个塘就增收了十多万。”
目前,全村有近1000亩鱼塘养殖了中、高端水产品种,预计可实现产值300多万元,农民收入增幅达到15%以上。“下一步,我们还准备将重心放在产业提升方面,发展农家体验基地,提高土地的附加值,让农民有更多收入。”
咸水歌声中传承疍家文化
“旧年过了又新年,生意兴隆赚大钱;恭喜发财平安过,送奴糖粿过门前。”通过幸福村居特色文化工程的带动,南澳村快要失传的咸水歌在今年春节里又再度焕发民俗的魅力。30多岁的村民黄卫清带着全家一起观看村里的唱咸水歌和划龙舟活动,她说,疍家人自己文化的根一定要记住。
“全村3000多人,2000以上是疍家人,疍家文化是南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幸福村居建设中我们就想着把疍家文化重新抓起来,保留、传承下去。”许燚说。
南澳村在去年购买了2艘龙舟,修建文化广场,购买了舞台设备、运动锻炼设备共计100多套,让村民们在春节里有了更多的娱乐休闲。黄卫清说,村妇委会还组织村里的妇女组成水上文艺队,组织唱歌跳舞等,我们的休闲生活更加丰富了。”
而在今年春节里,南澳村的28户老人还收到了价值600元的现金、大衣、粮食等,另外村委会还和社工组织合作定期走访、看望孤寡老人,和他们谈心。“如今在南澳村,大家的生活是越来越滋润了,我们对生活也是更加有信心了!“
南方日报记者 陈相利
GDSQZX.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