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中共广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主管单位:广东省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关注我们
调查服务号
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热点资讯 > 广东要闻 > 问道深化改革 广东争当先锋
问道深化改革 广东争当先锋

2014-2-20 来源:南方日报

    “广州的产业门类多,怎样分类推进各种产业的结构优化和能级提升?”“惠州如何确保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两不误?”18—19日,几十名来自全国各大知名新闻网站的媒体人先后踏上广州、惠州、佛山三地,就“广东深化改革当先锋”的话题对地方主政者连环炮式地抛出犀利提问。
    这是由广东省互联网信息办主办的2014年“主流网媒看广东”联合采访活动中的一幕。
    据了解,参加此次活动的有来自人民网、新华网、国际在线、央视网等10家中央新闻网站和南方新闻网、大洋网、金羊网、腾讯网等4家省内重点网站的主要负责人和记者,及网络名人共约30余人。连日来,人民网、新华网等纷纷在网站首页设置“广东深化改革当先锋”的专题专栏,文章获得很高的点击率和转发率。
    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领域有哪些?重要突破口在哪?各地市依据当地实际对上述部署的几项重点任务的推进落实情况如何?面对全国媒体乃至世界对这些问题的深度关切,广佛惠三市逐一登场,向世界展示最真实的广东。
    ●南方日报记者 赖竞超
    广州站
    中新知识城
    优化40亿元壮大新兴产业
    广州是采访团在广东的第一站。18日一大早,采访团顶着羊城瑟瑟寒风,来到中新广州知识城参观访问。
    中新广州知识城是广东与新加坡战略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按照广州市新一轮城市功能布局,知识城被列入东部山水新城的核心区。目前累计引进产业和中新软件合作项目83个,其中产业项目52个,投资总额370亿元,达产产值1250亿元。
    一开始,采访团只是安静地观看宣传片和展板,但来到中新知识城地下综合管沟系统,媒体朋友们终于按耐不住捕捉新闻的好奇心,把中新知识城的顾问团团围住:“这个综合管沟的规模在全国处于什么水平?”“这个地下通道与其他城市的有什么区别,优势在哪?”
    据介绍,中新知识城综合管沟规划建设长度约为14.5km,这套系统的规模和技术均处于广东领先水平,将在未来知识城建成后发挥巨大的统筹作用。
    在座谈会上,广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志英作报告,没有避开而是直言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几个问题。但广州人对广州的发展还是很有信心的,当记者问到广州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何具体规划时,陈志英答:“要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尽早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经济良性发展轨道,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广州市国民经济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我们将优化40亿元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资金管理方式,发挥资金的杠杆作用。”广州市发改委副主任邓宏永说,今年广州市将通过参股投资、跟进投资或融资担保等创新财政资金扶持,继续壮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惠州站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背靠背”交易让官员不敢腐
    在惠州,采访团参观了广东首个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现在我们在网络上进行交易,即所谓的“背靠背”交易,参加竞投的人谁都不知道对手是谁。”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介绍,这个交易中心实行进场交易、信息发布、操作流程、开标评标、交易确认、信用验证等“十统一”;并且形成了严密的制度“防火墙”,监管部门可以更超脱地监管,并通过视频监控、电子监察、专项审计强化监督合力。
    “这些监督措施,确保了交易廉洁安全、规范高效,形成了官员不能腐、不敢腐的机制。”惠州市市长麦教猛说。
    从2012年6月开始,惠州试行这项改革,通过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整合土地和矿业权交易、建设工程交易、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四个要素市场,建立统一规范的市、县、镇三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据了解,自交易中心成立一年多来,就完成交易项目4000多宗,成交总额297亿元,增收节支20亿元。
    陈奕威坦言,要想改革成功,就一定要有“革自己命”的勇气。目前,惠州市已经启动了第五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破解了企业发展难问题,共取消、下放、转移行政许可审批事项242项,减幅达到67%。
    在走访惠州期间,不少采访团成员感叹,惠州不仅山美水美,更用制度保障民生。著名网络评论员万庆涛说,在这次联合采访活动中,他对惠州的做法最为赞赏。“每年将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民生建设,全市财政投入民生资金连续三年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0%以上。而全国财政投入民生资金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不及30%,惠州真的走在很前面。”
    佛山站
    中德工业服务区
    打造“仿真欧洲”营商环境
    昨日,采访团来到佛山市的中德工业服务区。这座号称将打造“仿真欧洲”营商环境的新城区,让网络媒体朋友们对“佛山制造”如何提升为“德国制造”这一问题的兴趣颇浓,纷纷向佛山市市长刘悦伦和其他佛山官员抛出犀利“炮弹”。
    “你们佛山要打造国际营商环境,具体是如何规划的呢?”中国新闻网的记者索有为一上来就开门见山。
    “对于中德工业服务区的设想,佛山就是希望能与德国对接,将德国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好经验好做法引进佛山。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作为政府,我们首要做的是弄清自己在引进过程中将扮演什么角色,政府在企业审批、为企业服务和对企业的管制等方面应该有什么做法。”刘悦伦的回答也一点不含糊。
    “打造一个很好的国际化营商环境是很难的,首先我们将积极尝试政府简化审批程序,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我们正在与德国相关的研究机构对接,了解德国企业进驻的需求。我们希望努力让中德工业服务区成为广东省申请自贸区的一部分。”佛山新城管委会主任赵海说。
    “佛山在打造这个中德工业服务区时要如何规避成为空城和鬼城的危险?”腾讯网的记者紧接着又抛出一个更加犀利的问题。
    “商业综合体放什么产业很关键。我的意见是第一先做好环境;第二想清楚搞什么产业和项目,要能吸引一批骨干企业,然后再盖产业所需的建筑;第三再根据产业搞配套住宅区、商业区以及卫生和教育设施。”刘悦伦提醒。
    刘悦伦说,未来5年,政府将营造更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降低准入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