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中共广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主管单位:广东省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关注我们
调查服务号
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热点资讯 > 广东要闻 > 广东代表提建议 重数量更重质量
广东代表提建议 重数量更重质量

2014-3-5 来源:南方日报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今日正式开幕,连日来,广东的代表们积极履职,提出各种议案和建议。记者发现,有的代表一人便向大会提出了10余份建议,而这样的代表绝不止一两个。以“忧民哥”贺优琳为例,他在启程赴京前便准备好了13份建议。在众多建议的背后,也倾注了代表们对质量的重视,充分调研、问策是形成建议的基础。此外,截至昨日中午12时,记者了解到广东代表团部分代表拟提出的议案有8项,涉及反腐败、非公经济、食品安全等方面。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赵杨 吴晓芳 杨磊
    关于反腐倡廉▶▷
    建议制定专门《反腐败法》
    “我准备提交《加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腐败法〉的议案》。”昨日,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金杜(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青对记者说。她认为制定《反腐败法》的时机已经成熟: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提出“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任职回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所以,我想提此议案,加一把火。”
    她说,目前,我国有关惩治腐败的规定分别在《公务员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监察法》、《政府采购法》等单行法律和党内规定以及大量反腐倡廉的政策性文件中有涉及。通过制定《反腐败法》,可将这些法律法规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
    吴青建议《反腐败法》应该包含任职限制与回避制度、腐败资产的追回制度、公众监督制度、公职人员从业伦理道德、公权力的运行规范、反腐败的国际合作等内容。
    关于非公经济▶▷
    莫让“李鬼”毁了“李逵”
    “创新驱动”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至今已有8年。本次全国“两会”上,非公经济如何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梁凤仪对记者说,莫因“傍名牌”企业拖死创新型企业,消减创新积极性。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董事、高级副总裁袁利群提出,中国目前创新内动力不足,这一现状不可忽视。
    梁凤仪认为,导致创新内动力不足的问题在于,在经济活动领域,确实存在“傍名牌”企业,他们对创新成果进行“仿冒”,拖累那些处于创新最初阶段的中小企业。“这影响了创新的内动力,也消减了企业继续创新的激情,必须建立个人及企业的信用体系,加大力度打击‘傍名牌’行为。”
    袁利群也建议,应加大对“傍名牌”的打击力度。“目前‘高仿’、‘傍名牌’的侵权行为,影响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他建议有关部门研究讨论重新制订相对应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傍名牌”企业的打击力度,为企业营造公平的环境。
    梁凤仪说,政府要建立长效的机制,建立良性的创新竞争机制与创新生态环境,建立可持续的创新生态。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江粉磁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南东则提出,政府可研究针对民营企业的研发人员薪酬列入增值税抵扣的政策,在创新导向上给予政策引领,给企业松绑减负,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以激励企业加大聘请高端研发人员的力度。
    关于食品安全▶▷
    加强法治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强烈关注。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瑞爱说,据《2011-2012中国饮食安全报告》称“80.4%的人对当下的食品没有安全感”。
    去年10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改草案送审稿)》向社会公布并征求意见。陈瑞爱说,本次送审稿从落实监管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成果、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强化地方政府责任落实、创新监管机制方式、完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严惩重处违法违规行为六个方面对现行法律作了修改和补充。但是,本次送审稿对食用农产品与再加工食品、餐饮加工食品、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等,未能明晰地界定。
    “修改现行食品安全法,对于解决我国食品安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破解食品安全监管难题,构建食品安全法治秩序可起到重要作用。”陈瑞爱说,应该构建起一个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救济三位一体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确保“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