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 社会保障 成政府工作高频词
2014-9-17 来源:南方日报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一年。
年初,广州市长陈建华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2014年广州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今年政府工作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核心要求,以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为引领,增创发展新优势,抢占经济制高点,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增后劲。
时间过半,广州政府的工作重心都集中在哪些方面?一系列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市民生活的重大决策,都与市政府常务会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从广州率先创立的市政府常务会议后即时新闻发布会议题内容,可窥见政府的努力方向。
今年以来,市府常务会议后共举办了34场新闻发布会,发布议题92个,议题涵盖产经、交通、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城建规划、政务等多个热点、重点话题。南方日报记者通过对92个议题的梳理发现,产业升级、社会保障成为政府上半年工作的关键词。
策划 谭亦芳
采写 南方日报记者 张西陆 曾妮 实习生 余启明
21项产经议题 突显调结构促转型决心
要实现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成为广州政府工作的主要发力点,这一点也体现在了常务会新闻发布议题上。在今年发布的92项议题中,有21项围绕产经领域展开。
按计划,今年广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商品出口总值增长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2%、1%和1.5%;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左右。
要实现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成为广州政府工作的主要发力点,这一点也体现在了常务会新闻发布议题上。在今年发布的92项议题中,有21项围绕产经领域展开。
其中,《广州市推动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广州市推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抢占经济制高点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动我市11个战略性发展平台的若干意见》、《广州市关于支持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的实施意见》等议题,均体现了广州市政府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力发展重点产业、增强创新驱动能力的决心。
早在今年1月,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参加省委全会广州组讨论时,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从广东省要为全国转型升级作贡献的高度,希望广州在推进广东省和全国的科学发展中提升竞争力的角度,提出广州要在总部经济、科技创新、金融等多个方面弥补自己的短板、强化自己的优势、释放自己的能量,能够进一步脱颖而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围绕“抢占经济制高点”这一主基调,5月5日《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抢占经济制高点的指导意见》获得14届111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和10届17次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指导意见》立足问题定目标提对策,特别是针对总部经济、科技、金融三个短板,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同时,根据产业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构建新目标、贯彻新理念、提出新举措。并突出在优化存量的基础上做大增量,提出打造轨道交通、航海航空、卫星导航、3D打印等新增长点,加快形成新的更高水平的生产力。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相关部门也提出了具体领域的配套政策,一并在5月8日召开的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大会上发布。
四大民生议题 医疗养老发展力度渐强
至于医疗、养老两大民生领域,发展的力度与强度尤为明显。按工作报告要求,广州将对照先进城市标杆,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并巩固提升华南地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中心地位。
民生无小事。政府工作到位与否,老百姓说了算。
记者梳理92项发布议题发现,围绕交通、教育、社会保障(含养老、医疗)、住房的议题共有29个。而民生领域中的“热点”则聚焦在社会保障部分,发布会共计发布了13项相关议题。
记者注意到,“房子”位居民生之首,在政府工作中依旧着墨颇重。
7月21日,《广州市2014年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工作方案》由本届政府第116次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并原则通过后报市委十届第30次常委会审议通过。今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任务11682套(户)。包括公租房6000套,拆迁安置房5000套,华侨农场危房改造682户。
与此同时,《方案》还提出,今年还将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任务18982套(户)。包括公租房11141套,经适房2916套,拆迁安置房4243套,华侨农场改造682户。
此外,鉴于金沙洲的公共配套设施长期为居民诟病,5月13日,14届114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完善金沙洲地区公共配套设施2014—2016年实施方案》,金沙洲片区3年将迎大变化。
据方案,北环高速沙贝出入口综合改造力争今年年底建成通车,增加一条出洲通道;而“洲民”期盼已久的大坦沙大桥,将在2016年启动前期工作。
对于“洲民”最为关心的教育、医疗问题,金沙洲地区按规划要求配套16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其中,2013年已建成移交9所,2014年底建成移交剩余的2所小学、4所幼儿园、1所中学。教育部门也将根据金沙洲地区实际需求分期配套投入使用。
至于医疗、养老两大民生领域,发展的力度与强度尤为明显。按工作报告要求,广州将对照先进城市标杆,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并巩固提升华南地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中心地位。
今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意见》“1+3”政策文件、《广州市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布局规划(2013—2020年)》以及关于广州市养老服务工作情况通报等议题,在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推行基层首诊、支持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给出了实在的规划与指南。
“三农”、文化冷门议题不再“冷”
与产经、民生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市民生活的重大决策相比,三农、文化领域相对受关注程度稍弱。
与产经、民生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市民生活的重大决策相比,三农、文化领域相对受关注程度稍弱。
然而,在92项议题中,也有3项涉及“三农”、2项涉及文化领域的议题,分别为《广州市改造农村泥砖房和危房三年工作方案》、《关于规范广州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的若干意见》、《广州市基本农田保护补贴实施办法》,以及《广州市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总体工作方案》、《关于设立广州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的请示》。
近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通过发布会现场媒体与网友提问情况看来,《关于规范广州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的若干意见》是“三农”议题中最受关注的,集体资产怎么管、财务管理怎么做到更透明有效都是提问要点。
对此,《意见》明确了村集体经济重大事项签约前须公示7日,并要成立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同时,广州还计划用5年时间厘清全市超过1.2万个村集体的资产权属问题。
而在文化方面,粤剧与文保专项资金同样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
粤剧被誉为“南国红豆”,是广州优秀的传统艺术和本土艺术。但2013年底,红线女的去世,再次引发了各界对“后红线女时代”粤剧前途命运的强烈关注。
7月1日的市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总体工作方案》,其中明确了近3年来要做好的十项重点工作,包括建成粤剧博物馆、在珠江上打造一艘粤剧红船、成立红线女纪念馆等。市文广新局局长陆志强还在发布会上透露,珠江新城黄金地段——红线女艺术中心东边将建新的粤剧院。
由于资金的高关注度,同时此议题也为本届政府第131次市政府常务会新闻发布会的唯一发布议题,9月9日通报的《关于设立广州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的请示》得到了极高的曝光率。
市文广新局副局长赵冀韬会上介绍,广州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有两大特点是全国首屈一指的,首先是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设立专项资金。其次,从2014年到2018年每年广州文物维修都会得到大量的输血,这在全国也是比较少见的。
请示中明确,2014年起至2018年,广州每年将投入6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文物保护事业,其中对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费用达到2100万元,超过总投入的1/3。至此,广州的文保事业发展再穿“铁布衫”。
■聚焦
广州今年致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市法制办主任吴明场 成上镜率最高发布人
今年至今,共有51位局级领导亮相34场常务会后发布会。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上常务会发布会最多的“局座”是市法制办主任吴明场。由吴明场进行主发布的议题共14个,远远高于第二名市经贸委主任王旭东(6次)和第三名市政府研究室主任谢博能(5次)。
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在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成为本次全会的中心议题。广州市今年以来法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这从法制办主任成为市政府常务会发布会的“常客”便可见一斑。市法制办吴明场今年主发布14个议题,意味着14项法规发布实施。
其中重要议题包括:《广州市物业管理办法》、《关于调整市政府各部门行政审批备案事项的通告》、《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办法》、《广州市政府201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和听证目录》、《广州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若干规定》、《广州市商事登记暂行办法》等。不难看出,上述颁布实施的政府规章涵盖民主决策、简政放权、搞活市场等重大改革议题。
由此可见,广州在新一轮深化改革过程中,从顶层设计开始,着重以法律法规来推动改革、规范改革。其中,《关于调整市政府各部门行政审批备案事项的通告》对全市92项行政审批、备案事项进行了动态调整,取消20项,涉及到企业年检、个体工商户验照、养老机构设立审批等事项;《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办法》明确,重大行政决策不采纳专家合理意见,出事将追究;《广州市政府201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和听证目录》规定,政府应在每年3月31日前向社会公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并规定目录中的决策事项必须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
今年4月,中国首份法治评估报告——《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3》发布,广州名列榜首。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3》课题组负责人马怀德教授指出,对法治政府的评价,首先应该着眼于制度建设,要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而广州,恰恰在制度建设方面做得很出色,“广州的法治程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若按照发布单位来看,广州市法制办发布议题依然高居榜首,共发布17项法规政策;广州市发改委发布9项议题,居第二位;经贸委发布8项,居第三位。
市发改委今年上半年发布的议题包括:《广州市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广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抢占经济制高点的指导意见》,可以看出,作为广州经济发展的中枢部门,今年以来市发改委的工作重心放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部署新兴产业方面。此外,发改委还发布了《广州市户口迁入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重大改革议题。
在市经贸委发布的议题中,《关于全市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集聚区总体规划布局的意见》、《广州市关于加快推进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方案》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广州发力谋划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融资租赁等新兴业态,2014年可以说是“元年”。在这些文件中,广州提出了“到2017年,实现全市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超过70%”、“到2016年底,力争形成若干千亿级的融资租赁产业集聚区,全市融资租赁业的市场渗透率达到5%以上”等宏伟目标。规划很宏伟,能否实现就要看行动了。
■悬念
国企改革何去何从
按工作报告规划,广州将全面实施《中共广州市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努力增创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新优势、产业竞争新优势、城乡发展一体化新优势、社会发展新优势、文化发展新优势和生态城市建设新优势。
而在深入推进重要领域改革、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方面,广州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混合经济。通过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大国资”监管模式,优化国资布局,加快市属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国企活力和竞争力。
广州国企改革如何进行,将对广州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9月9日下午,陈建华主持召开14届131次市政府常务会议。
会上,市国资委传达了全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会议精神,提出广州市贯彻措施。会议强调,要根据中央、省的相关政策和要求,结合广州实际,制定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实施意见出台前,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对国资国企改革进行研究,部署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有专家指出,今年下半年,广州市有多项酝酿多时的重大改革到了“摘桃子”的时候,包括国企改革、负面清单制度等,都有望取得重大进展。广州国企改革何去何从,各界拭目以待。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年初,广州市长陈建华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2014年广州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今年政府工作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核心要求,以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为引领,增创发展新优势,抢占经济制高点,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增后劲。
时间过半,广州政府的工作重心都集中在哪些方面?一系列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市民生活的重大决策,都与市政府常务会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从广州率先创立的市政府常务会议后即时新闻发布会议题内容,可窥见政府的努力方向。
今年以来,市府常务会议后共举办了34场新闻发布会,发布议题92个,议题涵盖产经、交通、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城建规划、政务等多个热点、重点话题。南方日报记者通过对92个议题的梳理发现,产业升级、社会保障成为政府上半年工作的关键词。
策划 谭亦芳
采写 南方日报记者 张西陆 曾妮 实习生 余启明
21项产经议题 突显调结构促转型决心
要实现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成为广州政府工作的主要发力点,这一点也体现在了常务会新闻发布议题上。在今年发布的92项议题中,有21项围绕产经领域展开。
按计划,今年广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商品出口总值增长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2%、1%和1.5%;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左右。
要实现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成为广州政府工作的主要发力点,这一点也体现在了常务会新闻发布议题上。在今年发布的92项议题中,有21项围绕产经领域展开。
其中,《广州市推动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广州市推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抢占经济制高点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动我市11个战略性发展平台的若干意见》、《广州市关于支持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的实施意见》等议题,均体现了广州市政府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力发展重点产业、增强创新驱动能力的决心。
早在今年1月,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参加省委全会广州组讨论时,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从广东省要为全国转型升级作贡献的高度,希望广州在推进广东省和全国的科学发展中提升竞争力的角度,提出广州要在总部经济、科技创新、金融等多个方面弥补自己的短板、强化自己的优势、释放自己的能量,能够进一步脱颖而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围绕“抢占经济制高点”这一主基调,5月5日《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抢占经济制高点的指导意见》获得14届111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和10届17次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指导意见》立足问题定目标提对策,特别是针对总部经济、科技、金融三个短板,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同时,根据产业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构建新目标、贯彻新理念、提出新举措。并突出在优化存量的基础上做大增量,提出打造轨道交通、航海航空、卫星导航、3D打印等新增长点,加快形成新的更高水平的生产力。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相关部门也提出了具体领域的配套政策,一并在5月8日召开的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大会上发布。
四大民生议题 医疗养老发展力度渐强
至于医疗、养老两大民生领域,发展的力度与强度尤为明显。按工作报告要求,广州将对照先进城市标杆,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并巩固提升华南地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中心地位。
民生无小事。政府工作到位与否,老百姓说了算。
记者梳理92项发布议题发现,围绕交通、教育、社会保障(含养老、医疗)、住房的议题共有29个。而民生领域中的“热点”则聚焦在社会保障部分,发布会共计发布了13项相关议题。
记者注意到,“房子”位居民生之首,在政府工作中依旧着墨颇重。
7月21日,《广州市2014年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工作方案》由本届政府第116次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并原则通过后报市委十届第30次常委会审议通过。今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任务11682套(户)。包括公租房6000套,拆迁安置房5000套,华侨农场危房改造682户。
与此同时,《方案》还提出,今年还将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任务18982套(户)。包括公租房11141套,经适房2916套,拆迁安置房4243套,华侨农场改造682户。
此外,鉴于金沙洲的公共配套设施长期为居民诟病,5月13日,14届114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完善金沙洲地区公共配套设施2014—2016年实施方案》,金沙洲片区3年将迎大变化。
据方案,北环高速沙贝出入口综合改造力争今年年底建成通车,增加一条出洲通道;而“洲民”期盼已久的大坦沙大桥,将在2016年启动前期工作。
对于“洲民”最为关心的教育、医疗问题,金沙洲地区按规划要求配套16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其中,2013年已建成移交9所,2014年底建成移交剩余的2所小学、4所幼儿园、1所中学。教育部门也将根据金沙洲地区实际需求分期配套投入使用。
至于医疗、养老两大民生领域,发展的力度与强度尤为明显。按工作报告要求,广州将对照先进城市标杆,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并巩固提升华南地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中心地位。
今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意见》“1+3”政策文件、《广州市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布局规划(2013—2020年)》以及关于广州市养老服务工作情况通报等议题,在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推行基层首诊、支持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给出了实在的规划与指南。
“三农”、文化冷门议题不再“冷”
与产经、民生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市民生活的重大决策相比,三农、文化领域相对受关注程度稍弱。
与产经、民生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市民生活的重大决策相比,三农、文化领域相对受关注程度稍弱。
然而,在92项议题中,也有3项涉及“三农”、2项涉及文化领域的议题,分别为《广州市改造农村泥砖房和危房三年工作方案》、《关于规范广州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的若干意见》、《广州市基本农田保护补贴实施办法》,以及《广州市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总体工作方案》、《关于设立广州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的请示》。
近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通过发布会现场媒体与网友提问情况看来,《关于规范广州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的若干意见》是“三农”议题中最受关注的,集体资产怎么管、财务管理怎么做到更透明有效都是提问要点。
对此,《意见》明确了村集体经济重大事项签约前须公示7日,并要成立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同时,广州还计划用5年时间厘清全市超过1.2万个村集体的资产权属问题。
而在文化方面,粤剧与文保专项资金同样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
粤剧被誉为“南国红豆”,是广州优秀的传统艺术和本土艺术。但2013年底,红线女的去世,再次引发了各界对“后红线女时代”粤剧前途命运的强烈关注。
7月1日的市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总体工作方案》,其中明确了近3年来要做好的十项重点工作,包括建成粤剧博物馆、在珠江上打造一艘粤剧红船、成立红线女纪念馆等。市文广新局局长陆志强还在发布会上透露,珠江新城黄金地段——红线女艺术中心东边将建新的粤剧院。
由于资金的高关注度,同时此议题也为本届政府第131次市政府常务会新闻发布会的唯一发布议题,9月9日通报的《关于设立广州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的请示》得到了极高的曝光率。
市文广新局副局长赵冀韬会上介绍,广州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有两大特点是全国首屈一指的,首先是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设立专项资金。其次,从2014年到2018年每年广州文物维修都会得到大量的输血,这在全国也是比较少见的。
请示中明确,2014年起至2018年,广州每年将投入6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文物保护事业,其中对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费用达到2100万元,超过总投入的1/3。至此,广州的文保事业发展再穿“铁布衫”。
■聚焦
广州今年致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市法制办主任吴明场 成上镜率最高发布人
今年至今,共有51位局级领导亮相34场常务会后发布会。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上常务会发布会最多的“局座”是市法制办主任吴明场。由吴明场进行主发布的议题共14个,远远高于第二名市经贸委主任王旭东(6次)和第三名市政府研究室主任谢博能(5次)。
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在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成为本次全会的中心议题。广州市今年以来法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这从法制办主任成为市政府常务会发布会的“常客”便可见一斑。市法制办吴明场今年主发布14个议题,意味着14项法规发布实施。
其中重要议题包括:《广州市物业管理办法》、《关于调整市政府各部门行政审批备案事项的通告》、《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办法》、《广州市政府201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和听证目录》、《广州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若干规定》、《广州市商事登记暂行办法》等。不难看出,上述颁布实施的政府规章涵盖民主决策、简政放权、搞活市场等重大改革议题。
由此可见,广州在新一轮深化改革过程中,从顶层设计开始,着重以法律法规来推动改革、规范改革。其中,《关于调整市政府各部门行政审批备案事项的通告》对全市92项行政审批、备案事项进行了动态调整,取消20项,涉及到企业年检、个体工商户验照、养老机构设立审批等事项;《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办法》明确,重大行政决策不采纳专家合理意见,出事将追究;《广州市政府201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和听证目录》规定,政府应在每年3月31日前向社会公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并规定目录中的决策事项必须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
今年4月,中国首份法治评估报告——《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3》发布,广州名列榜首。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3》课题组负责人马怀德教授指出,对法治政府的评价,首先应该着眼于制度建设,要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而广州,恰恰在制度建设方面做得很出色,“广州的法治程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若按照发布单位来看,广州市法制办发布议题依然高居榜首,共发布17项法规政策;广州市发改委发布9项议题,居第二位;经贸委发布8项,居第三位。
市发改委今年上半年发布的议题包括:《广州市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广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抢占经济制高点的指导意见》,可以看出,作为广州经济发展的中枢部门,今年以来市发改委的工作重心放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部署新兴产业方面。此外,发改委还发布了《广州市户口迁入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重大改革议题。
在市经贸委发布的议题中,《关于全市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集聚区总体规划布局的意见》、《广州市关于加快推进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方案》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广州发力谋划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融资租赁等新兴业态,2014年可以说是“元年”。在这些文件中,广州提出了“到2017年,实现全市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超过70%”、“到2016年底,力争形成若干千亿级的融资租赁产业集聚区,全市融资租赁业的市场渗透率达到5%以上”等宏伟目标。规划很宏伟,能否实现就要看行动了。
■悬念
国企改革何去何从
按工作报告规划,广州将全面实施《中共广州市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努力增创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新优势、产业竞争新优势、城乡发展一体化新优势、社会发展新优势、文化发展新优势和生态城市建设新优势。
而在深入推进重要领域改革、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方面,广州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混合经济。通过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大国资”监管模式,优化国资布局,加快市属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国企活力和竞争力。
广州国企改革如何进行,将对广州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9月9日下午,陈建华主持召开14届131次市政府常务会议。
会上,市国资委传达了全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会议精神,提出广州市贯彻措施。会议强调,要根据中央、省的相关政策和要求,结合广州实际,制定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实施意见出台前,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对国资国企改革进行研究,部署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有专家指出,今年下半年,广州市有多项酝酿多时的重大改革到了“摘桃子”的时候,包括国企改革、负面清单制度等,都有望取得重大进展。广州国企改革何去何从,各界拭目以待。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