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服装商家:2015将是最大的谷底
2015-4-9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4年被零售业称为“生意最难做的一年”,产量大、竞争激烈的服装行业首当其冲。中国服装行业协会对15167家全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的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服装企业营业收入20769 .83亿元,同比增长8 .02%。中国服装行业协会副会长王茁分析,服装业已从20%的高速增长期进入5%-8%的缓增期。全国服装看广东,广东的服装商家预期“2015年将是最大的谷底”,谷底反弹要多久?最快两年。
现象:主动降价了 采购量还减半
刘广新从事服装生意超过15年,来广州6年多“去年生意最不好做”,他生产两个自有品牌男装在国内销售,往年2500多万元的生意额,去年一下子降到1700多万元。“定价降了20%,采购商还压量,以前一个款起码拿20件,现在拿10件、5件”。
过去一年,国内外市场都进入了经济低迷期,传统制造业和零售业都叹“生意难做”。白马服装市场副总经理黄秋权介绍,服装业向内地城市迁移,对流花商圈冲击不少,而商圈内部也正出现饱和和淘汰。白马去年的现场客流量有所增长,但主要是靠零售拉动,成交额小幅下降了5%。在上周举行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白马带领的8个品牌现场签订了500多万元订单,但更多的采购商表示要来广州看货才下单,当前形势下“采购商表现更慎重”。
“2015年将是最大低谷”,刘广新大胆预测,市场会重新步入正轨至少需要两年。
出路:从生产到终端“一脚踢”
服装业将进入长期缓增的“新常态”。新常态下,企业该如何转型?在刘广新看来,服装企业首先要把产量降下来。据中国服装行业协会统计,去年全国服装产量299.21亿件,同比增长仅1.61%,这样的低增幅在过去几十年都不曾有过,“是被库存搞怕了”,他的品牌以前头单(首批生产的服装)至少10万件,现在控制在5万件以内,客户有需求再补单。“小批量、多品种”成为服装行业的采购要求。
不少消费者感觉,商场服装吊牌价虚高,3折、5折都买不起,还不如网购。王茁指出,渠道费用是推高终端价格的“祸首”。他预期“区域代理、二级代理逐步退出”,终端加盟、生产商开店成为趋势。而刘广新选择生产商、代理和零售商“一脚踢”。他的品牌在白马服装市场面向零售商批发、在站西面向省级区域代理批发,同时还在其他城市设立二级代理团队。
O2O:10个买手等于3650个客户
服装业受电商冲击,要不要触网、如何触网让企业颇为纠结。刘广新认为,买手是很好的触网切入口。在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白马服装市场参展商发现,买手找货成为新趋势。
“通过微信,10个买手关注了我,一年365天就等于3650个客户在关注”,刘广新说,他手上有4个O 2O微信群,“终端客户、省级代理、二级代理,甚至老百姓散客全覆盖”。他每天在微信上更新款式,全国买手拿着手机就能看款,“更重要的是,一个买手背后是一群终端客户”,产品传播范围更广。(赵安然 晏慧思)
http://www.gdsqzx.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