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来:中国新一轮改革蓄势待发
2012-10-25 来源:《联合早报》
中国聚焦
中共十八大召开在即,中国改革的动向成为海内外舆论分析与评论的一个热点。连日来,中国首席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刊出多篇关于改革的评论文章,10月21日,提出“现阶段问题只有也一定能通过改革开放解决”,11日的文章则呼吁“要做(改革)闯关的开路先锋”。可以说,这些文章正在一定意义上为即将到来的新一轮改革进行预热。
那么,新一轮改革的方向在哪呢?10月10日,中国政府公布《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再一次取消和调整了314项行政审批,并把广东省设立为行政审批改革特区。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个决定明确提出“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都要退出。凡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事项,一律不设前置审批”。有论者把它概括为“凡公民能自决的,政府都要退出;凡市场能调节的,政府都要退出”的“新两个凡是”。
在考察中国改革历史的背景下,“新两个凡是”的方向性意义将得到确切展现。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改革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这是一个政府角色从全能型向威权型转型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可以是解释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缘由,也可以是解释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困局的肇因。
一方面,政府角色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角色不断弱化,改革开放开启的经济社会自由化进程较好地契合了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世界潮流,市场活力得到释放,社会自由得到拓展,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在威权型政治体制的框架下,计划经济的理念和力量仍然有着强大的惯性,大政府小社会、强政府弱市场的政治社会格局没有得到实质意义上的改变,这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面临诸多问题的根源所在。
释放自由是中国改革的本质
因此,中国要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必须实现经济社会的进一步自由化。今年2月,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联合发布题为“2030年中国发展战略”的报告,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改革建议。其中包括:(1)实施基于市场的改革来增强经济活力;(2)加速创新;(3)为所有中国公民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社会保障。客观地说,这些建议是切中肯綮的。
共2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