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科普│疫情中后期的心理状态更需要关注
2020-2-13 来源:广东省情调研网
在灾难救援处置的过程中,心理援助常常处于辅助地位,但却是非常重要和需要的。对于这次疫情灾难的处置,首先是要控制疫情,治疗疾病;其次是解决民生问题,提供生活基本保障和安全防护保障;然后才是心理救援问题。
目前,疫情仍未控制的情况下,恐慌的存在和蔓延是必然的,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正常反应,具有保护作用,增加人们对疫情防护的重视。当疫情被真正控制时,这种恐慌自然就会缓解和消退。相反,当灾难发展到了中后期阶段,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后,受疫情影响的人们,才会凸显出种种真正的心理问题。这时是非常需要各种心理援助服务的,需要心理援助专业人士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帮助。
2004年,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SARS痊愈出院的病人3个月内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的检出率分别是16.4%和10.1%。严重传染性疾病与一系列精神疾病存在联系,根据国内外的研究,重大灾难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10%到20%,常见的症状包括:创伤后应激反应、抑郁反应、焦虑反应、躯体化反应等。
和SARS相似,新型冠状肺炎同样具有事发突然、传染性强、缺乏特效治疗药物等特点。强迫性的隔离、封闭的生存环境、高度刺激的信息更新给不同人群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损伤,它可能侵入的对象包括医护人员、病患及其家属,以及健康的普通人。
这次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一场重大和残酷的战争,对于心理援助来说,无论从专业知识技能、身体健康和体能、还是自我心态的调节,都需要做好持久战和充足的准备。
资料来源: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科主任,国家卫生应急处置指导专家成员,尹平《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危机干预的几点思考》
《人物》林秋铭《「在疫区,中年人没有地方可以哭」|武汉心理咨询师的510通电话》
·END·
【www.gdsqzx.com.cn】